法律知识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理流程

2022-03-22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随着机动车的增多,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呈上升趋势,生活中还是有许多人不清楚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处理流程。那么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理流程?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理流程

  第一步、打开车辆危险警告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闪。并在车后方放置三角警示牌,放置距离城市道路50-100米,高速公路150-200米。做好这些之后,就能很好的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第二步、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拍照的时候一定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拍摄,双方的车牌也一定要拍摄清楚,路面分道线也一定要拍进去,这些照片都可以作为事故责任划分的依据。

  第三步、我们要请对方出示驾驶证、行驶证、年检合格标志、强制保险凭证。如果对方不肯出示,就可能存在问题。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拍照确定对方驾驶员,以便留作证据。

  第四步、及时向自己的保险公司报案,在交警未赶到事故现场之前,千万不要随意移动车辆。如果双方在未达成协商之前,就把车移动到了路边,那保险公司是完全有权利拒绝理赔的。

  第五步、如果双方协商处理没有结果,就及时报警。等交警赶到现场,划分完事故责任之后,再填写完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交通事故现场处理的整个流程就算是结束了。

  相关法律知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三十一条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应当经急救、医疗人员或者法医确认,并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死亡证明。尸体应当存放在殡葬服务单位或者医疗机构等有停尸条件的场所。

  第三十二条 交通警察应当对事故现场开展下列调查工作:

  (一)勘查事故现场,查明事故车辆、当事人、道路及其空间关系和事故发生时的天气情况;

  (二)固定、提取或者保全现场证据材料;

  (三)询问当事人、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现场不具备制作询问笔录条件的,可以通过录音、录像记录询问过程;

  (四)其他调查工作。

  第三十三条 交通警察勘查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应当按照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及时提取、采集与案件有关的痕迹、物证等,制作现场勘查笔录。现场勘查过程中发现当事人涉嫌利用交通工具实施其他犯罪的,应当妥善保护犯罪现场和证据,控制犯罪嫌疑人,并立即报告公安机关主管部门。

车辆交通事故处理

  二、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处理有什么规定

  (一)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处理有什么规定

  1、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立即打“122”电话报警,听侯处理。

  2、公安交警部门接报后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取证,恢复交通。

  3、经现场勘查,不属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交警部门制作非道路交通事故的结论书送达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属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交警部门立案调查。

  4、公安交警部门根据需要,对交通事故车辆、物品、尸体、当事人的生理和精神状态及有关道路状态进行检验或者鉴定。

  5、公安交警部门通知死者家属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0日内办理丧葬事宜,并通知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或机动车所有人预付伤者的抢救医疗费及事故责任保证金,如不预付则暂扣车辆直至事故处理结案。

  6、公安交警部门查明事故原因后,依法对事故作出责任认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责任认定书后15日内,向支队交管科申请重新认定;支队交管科在受理30日内作出重新认定。交通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决定为最终认定。

  7、公安交警部门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确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后,召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对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对交通事故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在30日内调解二次,必要时可延长15日。

  8、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交警部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调解书》;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公安交警部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调解终结书》。

  9、公安交警部门调解终结或当事各方不履行调解书协议的,当事人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安交警部门不再调解。事故责任认定:

  (1)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

  (2)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时限: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经报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分别延长5日、15日、20日。

  (3)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公布交通事故责任时,召集各方当事人同时到场(无故不到场的,按缺席处理),出具有关证据,说明认定责任的依据和理由,并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送交当事人。如拒绝签收,可能造成放弃申诉权力的后果。

  (4)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事故责任重新认定申请书后30日内,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决定书》分别送交申请人和原责任认定部门;原责任认定部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决定书》后,在5日内向各方当事人公布重新认定决定。

  (5)交通事故责任的重新认定决定为最终认定。

  快车君提醒您,无论是肇事者还是受害人,遇到交通事故不要慌,冷静下来,打电话报警和告知保险公司,保护现场和拍照,可先与对方进行沟通,无人员伤亡的轻微事故可协商私了,事故认定后可进行索赔。

  三、交通事故对方是公司车辆怎么处理

  经过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后,如果确定是对方责任,则需要了解对方开公司的车是因为工作原因还是个人原因。如果是因为工作原因开车发生的交通事故,则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单位的员工因为工作任务导致他人利益损害的,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是因为驾驶人故意损害他人利益或者严重损害了他人利益的,则单位也需要承担连带责任,但单位承担的赔偿金额可以向驾驶人追偿。

  同样的,如果是对方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则单位应当承担责任。如果是事故另一方导致公司员工受伤的,则可以向事故方请求赔偿,也可以请求单位赔偿,单位进行赔偿之后可以向事故方追偿。

  根据法律规定,机动车发生了交通事故的,应当按照以下原则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经认定当事人应当负全责的,需承担百分之百的赔偿责任;

  (二)经认定当事人应当负主要责任的,需承担百分之七十的赔偿责任;

  (三)经认定当事人应当负同责的,需承担百分之五十的赔偿责任;

  (四)经认定当事人应当负次要责任的,需要承担百分之三十的赔偿责任。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责任和劳务派遣单位、劳务用工单位责任】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理流程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理流程为:1、报警;2、通知保险公司;3、交警到场调查事故发生经过、管理交通;4、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5、交警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224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理流程
交通事故具体看交管部门的事故认定,划分责任,依据责任经行赔偿,如果对事故认定书不服,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结案后确需继续治疗的,按照治疗必需的费用给付。误工费: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三倍以上的,按照三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营同行业的平均收入计算。护理费:伤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无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交通费:按照当事人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住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算,凭据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二)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除第1项外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三)受害人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除第1项费用外,还包括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四)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的慰抚金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