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各类汽车的年检时间

2022-03-21 19: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如今私家车辆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爱车,不过在拥有爱车的同时也需要给自己的车辆进行年检,那么各类汽车的年检时间?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各类汽车的年检时间

  (一)营运载客汽车5年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一次。

  (二)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三)2010年9月以后注册登记的7座以下私家车6年内免检,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自2014年9月1日起,试行非营运轿车等车辆6年内免检。

  6年内免检政策适用于非营运轿车(含大型轿车)、非营运小型和微型载客汽车,但其中面包车、7人座及7人座以上车辆不属于免检车型。6年内新车发生过造成人员伤亡交通事故的,不享受免检政策。

  (四)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

  (五)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

汽车年检

  二、汽车年检的流程

  (一)提前安排或网上预约时间

  年检的时间,依据汽车上牌照的月份。此外,在行驶证的副页和贴在风挡玻璃“检”字标签的背面,也都写着有效期,有效期截止了,就是该验车的时候了。检测场通常月初人少,月尾人多,所以,最好选在月初去年检,省得因排队耽误时间。在北京有个宽松的政策,车主可以提前2个月验车,逾期后还有30天的宽限期,也就是说,假如您的车应该是9月份验车,可实际上,您从7月1日到10月30日,在长达4个月的时间里随时可以把车送去年检(节假日除外)。

  (二)处理车辆违章、检查保险

  年检之前,先查询一下,看看自己的车有没有违章记录。有的话,需要先去交通队的执法站,把违章处理了再去验车。交强险,全称叫“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它必须处于有效期内,因为这份保险属于强制险,至于其它的保险,属于商业险,是车主的个人行为,年检不管。

  (三)清理车辆外观、检修车辆

  如果汽车有明显故障,比如,发动机的尾气呈黑色或淡蓝色,灯光不全,大灯明显感觉不如以前亮了,或者是刹车有点儿不灵或刹车的时候,车头会偏向一侧等等,一定要先去维修站修理,如果抱着侥幸的心态去检测场,多跑几趟冤枉路不说,还得多花不少银两,更不划算。

  (四)检查随车工具

  前往检测场之前,检查一下三角标识是否在车上,灭火器是否处于有效范围内。

  (五)带齐证件票据现金

  年检时,要携带:机动车行驶证、交强险保险凭证。以小型客车为例,年检需要缴纳的费用是:(北京地区为例),检测尾气费用:75元;安全检验费用:36元。此外,如果检验不合格,车辆需要调修,车主自行决定调修的地点,您可以回4S店调修,也可以找修理厂调修,更可以在检测场就地调修。就地调修的费用也要准备好。

  (六)检测场检测

  首先要核对交强险、行驶证;第二要检查外观(车身上如果有贴画、帖字,得撕掉才给验车);第三要看拓号(验明正身,防止冒充年检);最后要看尾气排放,刹车,灯光。

  三、汽车年检时的注意事项

  第一次年检开始,对于使用年限在6年以内的小型汽车,尾气检测是一年一次,安检是两年一次;对于使用年限超过6年的小型汽车,尾气检测和安检均为一年一次。

  在年检到期后如果未及时做检测,则可能会在道路上被执法的交警处罚。不过,在检测场年检时是不会有任何处罚的,也不必交纳滞纳金等。

  年检的准备工作及需事先准备的材料 登陆北京交管局的网站查询自己车辆是否有未接受处理的违章信息(查询时所需的车牌号和发动机号可以根据行驶证查到),如果有违章信息,建议大家一定要首先就近去交通队接受处理,因为尽管在检测大厅可以给你打印出违章信息单,但是却不能缴纳罚金,在未消除未处理违章信息前是无法办理安检手续的,你同样还是得先去交通队接受处罚,然后才能继续年检。

  (一)车牌破坏、磨损、褪色的提早去调换新车牌。

  (二)车牌上缺少防盗帽的要补上。

  (三)审车以前检查刹车灯和大灯能否都亮。

  (四)汽车后挡风玻璃有贴纸之类的要撕掉。

  (五)保险杠有破坏,一定要提前更换。

  (六)要查问车辆是否有未处理的罚单或许未处理完的交通事故。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各类汽车的年检时间的法律知识。通过以上内容大家可以了解,机动车年检时间根据不同车辆的情况而定,如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996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