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申请强制执行需符合哪些条件

2022-03-10 11: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如果没有强制执行程序的存在,那么即使当事人在法院的判决中胜诉,如果败诉人不履行义务,那么胜诉人也无法得到救济。但是强制执行也不是随意就可以使用的。所以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将带来申请强制执行需符合哪些条件的知识。请大家阅读并了解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文章。

  一、申请强制执行需符合哪些条件

  执行程序的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必须具有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包括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支付令,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书、调解书,公证机关制作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行政机关制作的依法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决定书。

  (二)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必须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并具有给付内容。

  (三)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故意拖延、逃避或拒绝履行义务。

强制执行

  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有效期限怎么规定

  申请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必须遵守法定的期限,方为有效,如果超过期限,就丧失了申请执行的权利。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一)法院执行立案后,法院应在6个月内采取执行措施。

  (二)如果法院在6个月内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你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强制执行的规定 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设执行组织,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执行本法院对第一审民事案件所作的判决和裁定。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原则上也由原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负责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有管 辖权的人民法院执行。

  如果被申请执行的财产或者被申请人在外地、而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执行员又不便前往执行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托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函后15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结果及时函复委托人民法院。在30日内还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受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次日起15日内不执行的,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托人民法院执行。

  并非是所有的案件在检察院移交给法院之后,法院会立即审理后判刑,若是出现了法定的可以退回案件的情形,那么就可以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退回。根据司法实际可以知道,一般退回的案件都是证据不足,或者是移交没有案件一定的流程进行导致的。

  三、强制执行是怎么执行的

  强制执行的执行方式: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强制执行的存在就是为解决义务人不履行义务的问题,具有国家强制力。所以根据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在我国申请强制执行需符合哪些条件以及申请强制执行需符合哪些条件。还在一定程度上介绍了我国法院强制执行的常见措施有哪些等相关的知识是怎样运行的。这些都是大家需要了解的知识,若还其他问题需要咨询,欢迎咨询找法网。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894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