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限

2022-03-07 08: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证据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证据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关于民事诉讼举证期是不得少于十日或十五日。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在举证期限内,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那么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限?下面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诉讼中举证时限

  根据,举证期限的确定有两种情形:当事人协商和法院指定。当事人协商确定举证期限的,须经人民法院认可。法院指定的,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30天,从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法院在送达受理通知书或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在该通知书中,法院将告知指定的举证期限。如果当事人认为有必要协议举证期限的,可以达成协议,并经法院许可,协议的举证期限可以少于30天。

举证时限

  二、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举证期限是多久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举证期限,一般是十五日,当事人如果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的,必须在举证期限内提出,否则人民法院可能不予采纳。

  三、关于举证期限。

  《简易程序规定》的相关内容规定:“当事人双方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请求解决简单的民事纠纷,但未协商举证期限,或者被告一方经简便方式传唤到庭的,当事人在开庭审理时要求当庭举证的,应予准许;当事人当庭举证有困难的,举证的期限由当事人协商决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这里的“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前提是什么呢?

  (一)“当事人双方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请求解决简单的民事纠纷,但未协商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开庭审理时要求当庭举证的,应予准许;”就是说,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基层法院请求解决简单的民事纠纷,但是没有协商举证期限,如果当事人在开庭的时候要求举证的,那么法院应当准许

  (二)“被告一方经简便方式传唤到庭的,当事人在开庭审理时要求当庭举证的,应予准许;”即使说,被告一方经简便方式传唤到庭,如果当事人在开庭审理时要求当庭举证的,那么法院应当准许。

  (三)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如果当事人当庭举证有困难的,那么就要确定举证期限,举证的期限由当事人协商决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特别说明,这里的不得超过15日是当事人协商的举证期限不得超过15日,不是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超过15日。

  (四)简易程序中法院的指定的举证期限。《简易程序规定》的相关内容规定该条最后,“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三, 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时间。

  《证据规定》的相关内容规定:“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10日前提出,并经过人民法院许可。”这个规定适用于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不受该规定的限制。即当时人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的任何时间内提出。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限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文章的内容在法律上对举证时限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证据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598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证据律师团,我在证据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