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强制执行费用的承担主体是谁

2022-02-20 18: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强制执行是指在经过法院的判决之后拒不执行法律的判决,相关的当事人向法院要求的一种情况。但是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强制执行是需要一定的费用的。下面就让为大家带来行政强制执行费用的承担主体是谁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行政强制执行费用的承担主体是谁

  执行费由被执行人负担。

  (一)若是提出鉴定、评估、检验等支出的费用,由提出申请的一方承担。

  (二)若是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在执行期间达成和解协议的,执行费用为双方协商之后共同承担,协商不成的,由法院在判决。

  (三)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依法收取申请执行费。执行案件在立案受理时,执行法院一律不向申请执行人预收申请执行费。

  (四)执行法院按照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的标的额,依照《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规定的标准,计算出全案的申请执行费数额,并从首期已经执行的款项中收取,收取的申请执行费数额计算入应执行的标的金额中,与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一并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对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行政强制执行费用

  二、强制执行申请期限

  强制执行制度,是民事诉讼、仲裁、公证、调解等制度的保障手段,即当人民法院、仲裁庭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做出终局裁判,或者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债权文书以强制执行的效力,而一方当事人拒绝按照法律文书所载明的义务主动履行时,另一当事人即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是三年  

  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因此当事人应当在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后的两年内申请执行,如果执行过程中未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法院一般采取中止执行,待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后,再恢复执行。

  三、劳动仲裁强制执行的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1条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具体的规定为:

  (一)如果强制执行被申请人的住所或财产所在地在中国境内,则可向其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如果强制执行被申请人的住所或财产所在地在中国境外,而且其所在国家也加入了联合国《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申请人可根据联合国公约向该国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执行;

  (三)国内仲裁裁决可向强制执行被申请人的住所或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行政强制执行费用的承担主体是谁的全部内容。强制执行是在当事人拒不执行的情况才能申请的,所以一定还是要细致考虑的。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525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