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

2022-02-19 08: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证据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证据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那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是什么?为了方便大家能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以下就由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传闻证据相关的法律知识内容,带着之前的疑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大家可以通过以下文章的内容进行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

  传闻证据是指在开庭审理时作证的证人所引用的他人所表达或作出的,被作为证据提出以证实其包含的事实是否真实的一种口头或书面的意思表示,或者是一个人有意作出的用以替代口头或者书面语言表达的非语言行为。在民事诉讼中传闻证据应予以排除。原因是基于对这类证据价值的怀疑和担忧:

  首先无法对传闻证据中的原始证人进行主询问和交叉询问,难以担保所反映出的事实能够达到高度盖然性的真实程度;

  而且法官也不能从陈述者陈述内容时的态度、表情和动作等方面对陈述的真实进行审查,以获得正确、可靠的心证。尽管传闻证据缺乏可信度,但按照一般的经验法则,传闻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其价值所在。

  因此英美证据法规定了较为系统的传闻证据例外情形,例外情形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一)具有“可信性的情况保证”,即传闻证据从多方面的情况来看具有高度的可信性,即使不经反询问,也不致造成损害当事人的后果;

  (二)具有“必要性”,即在客观上存在着必须对原始证人进行反询问的情形,因而不得不使用传闻证据。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相关内容规定:对陈述者不能出庭作证的例外列举了五种情形:

  (一)先前证词,即在同一诉讼或其他诉讼过程中在另外的听证中作为证人提供的证词,或在同一诉讼或其他诉讼过程中根据法律要求的作证中作为证人提供的证明;

  (二)临终陈述,指陈述者在相信死神临近时所作的有关造成自己死亡的原因或情况的陈述;

  (三)对己不利的陈述;

  (四)关于个人或家史的陈述;

  (五)其他例外。

  以上例外情形,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可作参考。 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七十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

传闻证据排除

  二、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经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由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21日发布,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三、证据三性指的是什么

  证据的“三性”是指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三大特性。(一)证据合法性,侧重于形式,主要解决证据资格也就是证明能力的问题。(二)证据真实性,即证据所表达的事实或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臆想或虚构的。(三)证据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必须密切相关,具备证明待证事实的属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条规定,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文章的内容在法律上对传闻证据方面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证据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098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证据律师团,我在证据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