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2022-02-14 11: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医疗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医疗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我们都知道,在民事诉讼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那么大家知道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民事诉讼中对举证责任的分配,通常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提出权利请求和事实主张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目前,在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活动中,举证责任的分担是依据2002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1款第8项的规定。即“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明确了在医疗侵权诉讼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换句话说,因医疗侵权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的是因果关系推定和过错推定。实行因果关系推定,这就意味着在因果关系的要件上不必由受害人举证证明,而由法官实行推定。原告只要证明自己在医院就医期间受到损害,那就可以向法院起诉,不必证明医院的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法官实行因果关系推定以后,如果医疗机构认为自己的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者其医疗行为没有过错,可以举证证明自己的主张。如果证明成立,推翻因果关系推定,免除医疗机构的责任;如果医疗机构提不出具有合理说服力、足以使人信赖的证据,医疗机构就要承担败诉的结果。实行过错责任推定,原告不承担证明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的责任,法官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如果被告的医疗机构主张自己无过错,则必须自己举证说明。

医疗举证责任

  二、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时举证责任如何确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证明责任和职权探知,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六十五条 举证期限,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三、医疗诉讼中患者承担什么举证责任

  (一)患者承担的举证责任。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以及最高法院证据规则,作为患者应承担接受医疗单位治疗护理和损害结果存在的证据有:

  1、在医疗单位治疗的病历及相关票据;

  2、在治疗过程中的体温单、化验单以及医学影像、拍片、检查资料;

  3、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现场实物;

  4、身体受到损害后所造成的后果;

  5、医疗单位所在居民平均生活水平情况;

  6、如果患者构成伤残的,还须提供权威部门的伤残等级鉴定书;

  7、其他用来证明在医疗过程中接受治疗所造成的损失以及侵害结果的存在所造成的损失等有关证据材料。

  (一)患者应注意掌握的自身权利。为了进一步保障患者在医疗纠纷中的权利,《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患者的权利作了新的规定,其核心是患者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这些权利对患者在医患纠纷中起到积极有利的作用。

  1、患者有复印病例资料的权利;

  2、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患者有与医疗单位共同封存病历资料的权利;

  3、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患者享有与医疗单位共同封存现场实物、共同指定检验机构的权利;

  4、患者死亡进行尸检时,家属有请法医参加委派代表观看尸检过程的权利;

  5、患者有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参加鉴定专家的权利;

  6、患者有对参加鉴定的专家提出回避的权利;

  7、患者在鉴定过程中有陈述、答辩的权利;

  8、患者对自身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享有事先知情的权利。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看到这, 应该知道了,在医疗侵权诉讼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医疗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900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医疗事故律师团,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