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的第三方调解

2022-02-14 10: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医疗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医疗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我们知道,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当事人对争议事项无法协商解决的,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下就让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医疗纠纷的第三方调解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医疗纠纷的第三方调解

  (一)医疗纠纷调解程序

  1、调委会应当指定1名或2名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医患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员提出回避要求理由成立的,应当予以调换;

  2、医患双方当事人可聘请律师或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

  3、调解应当在专门设置的调解场所进行;

  4、调解人员进行调解时应当做好调解笔录。

  (二)协商无果之后

  协商不成的,会建议则建议患者或家属诉诸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如对三级鉴定结论不服,可申请复仪或二级鉴定。如仍不服,则申请复议和一级鉴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根据鉴定结论和有关法规及制度作出相应处理。如对处理结果仍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双方自行协商、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都不是必经程序,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第三方调解

  第三方调解。医疗纠纷可以卫生行政部门第三方来进行行政调解。第三方处于居中地位,通过规范教育,说服引导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

医疗纠纷调解

  二、医疗纠纷调解的效力是怎样的

  医疗纠纷的调解主要有三类,一种是行政调解,一种是人民调解,一种是法院调解。行政调解:是在卫生行政部门的主持下,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促使医疗机构和患者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而达成对医疗事故赔偿的和解协议。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人民调解:医疗纠纷的人民调解一般由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由医调委安排调解员及时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将医患纠纷由医院内引导到医院外解决;根据需要组织评鉴会或合议会对纠纷进行定性、定责、定损、定赔;调解员按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调解原则,根据评鉴结果进行调解,签署调解协议;签署调解协议后,可以到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法院调解:诉讼中的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进行的诉讼行为,其调解协议经法院确认,即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对于行政调解以及人民调解,其签署的调解协议具备法律效力,但不具备强制执行力;而经过司法确认的调解的效力以及法院调解,都具备强制执行力。

  三、医疗事故调解应该注意什么

  (一)解决医疗纠纷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避免过激行为;

  (二)耐心听取医生和医院方面的解释,要相信医院,相信科学;

  (三)向熟悉的医生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还可以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咨询;

  (四)如果觉得医院和医生的解释不能令人满意,可以书面提出问题,要求医院进行调查。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医疗纠纷的第三方调解的相关知识,相信通过上述内容的阅读,大家都清楚的了解了医疗纠纷的第三方调解。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医疗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449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医疗事故律师团,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