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不予执行的法定情形

2022-02-18 08: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仲裁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仲裁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日常生活当中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是非常多的,但是即使行为违法有些时候行政部门也不会对该行为进行处罚。所以下面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不予执行的法定情形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当然也大家可以咨询找法网。

  一、不予执行的情形

  不予执行的情形是当事人的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以及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等情形。

不予执行

  二、不予行政拘留的情形有哪些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三、仲裁裁决如果不予执行裁决有效吗

  无效。人民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后,该仲裁裁决即无效,当事人既可以根据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机构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裁定书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百七十五条 不予执行后果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是不予处罚的,而且还有精神病人的行为以及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都可能不予处罚。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对不予执行的法定情形的相关知识。若大家还有其他疑问亦或是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

仲裁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683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仲裁律师团,我在仲裁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