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非法行医的处罚期限

2022-01-23 11: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医疗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医疗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其实医疗诈骗的话在这个疫情横行的年代是经常出现的,但这个诈骗并不是说的关于医疗用品的诈骗,而是直接有一些朋友非法的售卖所谓的国家疫苗,当然其实这些所谓的疫苗都是没有任何药物成分的。那么,非法行医的处罚期限?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非法行医的处罚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上述我国刑法所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是根据犯罪的法定最高刑确定的,这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追诉时效期限上的具体体现。因为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根基于其社会危害性程度,一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可能达到的最高程度越高,法律所规定的最高刑就越高。

  所以非法行医罪追诉期限为15年。

 非法行医的处罚期限 

  二、非法行医的刑法处罚

  发现非法行医场所的,非法行医场所依法取缔。

  根据中国刑法第336条第1款的规定,非法行医罪刑罚分为三个量刑幅度,

  (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二)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非法行医罪的构成特征

  (一)犯罪客体

  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主要客体是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次要客体是公共卫生。

  (二)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行医,是指无医生执业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和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有医生执业资格而未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属本条所称非法行医。

  (三)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一般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即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人。

  (四)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对病人伤亡结果存在间接故意的罪过而不是业务过失的罪过。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非法行医的处罚期限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小编提醒您,所以在生活中如果是发现有人犯了医疗诈骗罪的情况下,在不清楚对方的行为是否真的构成了医疗诈骗行为,可以收集对方犯罪证据然后去请教专业的律师。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医疗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501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医疗事故律师团,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