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关于刑法的生效时间如何规定的?

2022-02-12 19: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我们知道,世界上多数国家关于刑法生效时间的通行作法,而刑法生效时间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的,这方面的知识很多人不太了解,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刑法的生效时间如何规定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关于刑法的生效时间如何规定的

  刑法的生效是指刑法发生效力的起始时间。刑法的生效时间有两种规定:

  1、公布后不立即生效,规定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某一日开始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一九九七年三月十四日公布的,但在一九九七年十月一日起才生效,这是因为刑法的条款繁杂、内容丰富、不易于普及,公布后不生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学习后,达到一定的普及程序后才生效,更能发挥刑法的打击、震摄作用。

  2、公布之日起生效

  这种生效的刑法一般是指特别刑法,即针对某一时间、某一事件的单行刑法,这类刑法条款较少、内容单一、易于普及和掌握。

  刑法何时生效,在刑法的最后一条都会作出明说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附则第四百五十二条规定:本法自一九九七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关于刑法的生效时间如何规定的?

  二、 刑法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刑法》规定了刑法的三个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犯罪及其刑罚都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具体内容就是刑法第3条的规定,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

  1、 司法机关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把握犯罪的本质和具体的构成要件,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定性准确,量刑适当,不枉不纵;

  2、 司法解释不能违背刑事立法的意图,不能代替立法。

  罪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犯多大的罪,便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就判处轻重相当的刑罚,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

  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

  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三、刑法的种类有哪些?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有主刑和附加型两类。其中主刑有以下五种:

  1、 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

  2、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

  3、 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

  4、无期徒刑。

  5、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包括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附加刑有以下三种:

  (1)罚金;

  (2)剥夺政治权利;

  (3)没收财产。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刑法的生效时间如何规定的的相关内容,我们从中了解到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本身具有的、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我国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基本精神、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过程的基本准则。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515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