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借出去的物品私自卖了违法吗

2022-01-25 08: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我们经常是会买东西,但是有一些时候我们会先把我们的东西借出去,我们就很想知道我们借出去的东西的合法性的问题,因为如果说我们借了的东西出去,他们私自进行的买卖可能会面临着一些法律上的问题,那借出去的物品私自卖了违法吗?以上便是找法网编辑为您整理的相关内容。

  一、借出去的物品私自卖了违法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私自卖掉他人的东西是属于侵占他人财产的违法行为,如果情节严重的,会构成侵占罪,是属于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借出去的物品私自卖了违法吗 

  二、债权人拿走债务人物品违法吗 

  债务人逃跑属于违反债务合同的行为,债权人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私自拿走债务人物品侵犯了债务人的财产权,属于违法行为。这是两码事,不能以欠债逃跑为由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本质上是违法的。

  总的来说,债权人未经债务人允许私自拿走债务人财物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一)拿走债务人的东西抵债时,债务人如果不在场,则债权人有可能涉嫌构成盗窃罪,除了民事责任外,还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如果债务人在场并加以阻拦,且债权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进行威胁等手段,根据最高院司法解释,虽然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但是,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等其他犯罪的,则仍然会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即使没有达到刑事责任的程度,债务人仍有权基于民法典等相关规定,依法追究债权人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三)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极个别债权人为了达到索债的目的,会控制债务人的行动自由,也就是常见的“不给钱,就不让走”,这种行为涉嫌非法拘禁罪。本人曾遇到过一个案子:小李出于哥们义气在自己没钱的情况下,向别人借款5000元再转借给张某;后张某不还,并一直刻意逃避小李。一日,小李终于找到了张某,张某还是不还钱,小李就不让他离开。后来,张某报案,小李被依法刑事拘留,后来被法院判处6个月的有期徒刑。

  (四)债务人在场并未拒绝或阻拦的,可以视为债务人默许债权人实施上述行为。这时,债权人一般不需承担法律责任,可视为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债务人同意以物抵债。但是,这种情况,在实务中比较少见。

  三、法律为何如此保护老赖 

  读完上面的内容,也许不少朋友会义愤填膺,法律竟然如此“保护”老懒!上述私自扣押或拿走债务人物品的行为属于民法上的自助行为,是一种私力救济。从历史上看,原始社会的人类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人民的权力是靠拳头说话,因此维权都是靠私力救济。自助行为就是产生于这种无政府状态之中,面对掠夺和暴力而采取的一种生存和自我保护的手段。国家产生以后,当国家公权力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协调大量的民事纠纷的时候,虽有法制但尚不完备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私力救济仍然是保护权利的主要方法。私力救济的情况下,经常出现统治阶级或者有权有势的一方私设公堂,滥施淫威,迫害百姓。久而久之,便激化了阶级矛盾,影响了社会安定。为了维护统治秩序,统治者逐渐加强国家权力,限制私力救济,尽力推行公力救济。

  当社会越来越文明,现代法律以禁止私力救济为原则,私力救济往往在民法上构成侵权,在刑事上成为犯罪行为”。由此可见,民事权利的保护进程是私力救济发生在先,而公力救济在后;就其发展趋势来看,公力救济逐渐取代私力救济,这是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必然。

  但是,私力救济确实有其存在的意义。虽然我国民事立法上没有规定民法自助行为,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民事自助行为现象大量存在。在世界很多国家中,特别是民事立法比较发达和完善的国家,都制定了关于自助行为的法律规范。在我国,债务人逃避债务,不法侵害人逃避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的事情并不鲜见。在此情况下,若排斥自助行为,则将导致权利人的权利不能实现或实现有显著困难。因为,债权人请求国家保护,从起诉到执行完毕,日期很长,即使可请求法院采取保全措施,有时也可能因太迟而使其权利难以实现。

  综上所述,鉴于民法自助行为大量存在,我国应该对自助行为进行立法,对这种现象应当制定一个标准,从而使公民了解何种民事自助行为合法,受法律保护,从而更好的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限制公民对自助权力的滥用。否则,不仅使公民的自助行为得不到法律上的承认,还会容易使公民的自助行为超出行为的强度,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借出去的物品私自卖了违法,卖掉所借东西的行为无效。这种情况下,出借人可以行使追及权。如果,别人将出借人的物品出卖了,则属于无权处分。以上便是找法网编辑为您整理的借出去的物品私自卖了违法吗的相关内容。如果有其他的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813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