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自然人借款合同什么时候生效

2022-02-05 11: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对于借款合同而言相信并不陌生,借款合同是借款的一个重要的凭证,也是借贷双方产生纠纷维权的依据。那么自然人借款合同什么时候生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自然人借款合同什么时候生效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且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一般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自然人借款合同

  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实践合同吗

  (一)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实践合同。

  (二)具体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第六百七十九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这就说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只有在实际交付的时候,才能使合同成立。而合同成立后,贷款人仅于到期时请求借款人返还本息。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关于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特别规定:

  1、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属于实践合同

  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因此,贷款人不支付借款的,借款人不得主张违约责任

  2、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既可为有偿,亦可为无偿

  (1)约定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2)没有约定利息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3)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无论借款合同是否约定了利息,自迟延之日起,借款人都应当支付“逾期利息”。

  (三)相关概念的阐述:

  1、实践合同:又称要物合同,是指除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外,还须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现实交付才能成立的合同。

  2、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我国目前合同法中的借款合同主要调整两部分内容,一是金融机构与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借款合同关系,另一部分是指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关系。其中以金融机构与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合同关系为主。

  (四)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的内容都包含哪些?

  主要包含借款金额、用途、种类、利率、期限。

  附件: 借款申请书、借款凭证、延期还款协议书、授权委托书、变更本合同条款的协议和贷款人要求借款人提供的其他有关材料。

  三、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的主要形式

  根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规定,借款合同应该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自然人之间借款既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是否有偿等具体情况选择订立合同的形式。

  由此我们知道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实践合同,所以借款合同的生效时间也从借款交付时生效,同时借款合同需要符合一定的形式条件,以双方约定为主,这也体现了当事人的合意,符合合同的建立意图。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自然人借款合同什么时候生效的相关知识,由此可知,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对于借款合同产生争议的,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704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