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的解除的几种方式的条件

2022-01-27 16: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合同解除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依法解除合同效力的行为,违规解除合同是需要赔偿违约金的,那么合同的解除的几种方式的条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合同解除的条件和方式有哪些

  合同的解除方式如下:

  (一)约定解除,即各当事人之间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合同;

  (二)法定解除,即发生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一方明确拒绝履行等情形时,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根据《民法典》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合同的解除

  二、合同撤销与解除的区别是什么

  合同撤销与解除的区别在于:

  (一)从发生原因来看,撤销的原因由法律直接规定,而解除的原因既有法律规定的,也有当事人约定的;

  (二)从行使方式来看,享有撤销权的一方应当在撤销权的行使期间内,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或变更。而解除权的行使有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形。不可抗力对履行合同的影响有大有小,有时只是暂时影响合同的履行,仍可以通过延期履行的方式实现合同目的,只有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当事人才可以解除合同

  (二)预期违约

  预期违约指在合同履行期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预期违约降低了合同另一方享有的合同权利的价值。

  (三)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仍未履行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再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四)其他根本违约行为

  为鼓励交易、避免资源浪费,合理保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发生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情形时,解除合同可以使当事人摆脱合同权利义务的约束。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找法网的有关知识,相信通过上文的介绍,对于“合同的解除的几种方式的条件”有关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找法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435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