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员工婚假的法律规定

2022-01-03 10: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婚姻家庭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结婚是人生的一大喜事,在员工要步入婚姻的殿堂时,公司也会人性化的给员工放一段时间的婚假,但我国法律也对其做了具体规定,那么员工婚假的法律规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员工婚假的法律规定

  根据新劳动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新劳动法婚假规定就这一条,所谓法定,就根据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一)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二)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三)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四)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五)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六)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员工婚假

  二、婚假工资怎么计算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但可以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但是各个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果单位的“土政策”违反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个规章制度就是违法的无效的,对职工并没有约束作用。如果单位硬要按“土政策”办事,由此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并要求单位赔偿损失。

  (一)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假是劳动者结婚时给予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跟单位申请婚假怎么写

  尊敬的公司领导:本人于XXXX年X月X日登记结婚。根据国家有关婚假规定,本人可享受x天婚假。现特向领导请求休婚假,自X月X日到X月X日共计5天,请予以审批。特此申请申请人:XXXXXXX年X月X日 附:结婚证明(复印件)。劳动部关于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员工婚假的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婚期是员工享有的法定假期之一,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婚假一般为三天。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法律快车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婚姻家庭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510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婚姻家庭律师团,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