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购房属于消费吗

2022-01-04 10: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房产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许多商品既可以作为生产消费品又可以作为生活消费品,比如钢材在用于私人建房时就是一种生活消费,因此,简单地从购买商品是否属于生活消费品来作为“生活消费”的标准是不合适的。也就是说,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就是消费者。那么购房属于消费吗?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购房属于消费

  1、购房是否属于消费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

  2、但是购房合同中的某些条款依然是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

购房属于消费吗

  二、“消费者”概念之缺陷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称《消法》)在第2条中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可见,《消法》并没有对“消费者”作出一个明确的定义,那么,要理解“消费者”的内涵外延,首先就要判定何为“生活消费”,学界对此有以下两种判断方法,一种界定的方法是以购买商品的种类即购买的是不是生活消费品来判定,第二种是以购买者购买的目的、动机即是否是生活消费的需要来识别。

  三、购房者要注意的四大陷阱

  1、陷阱一:先收定金后要挟。

  以预售为名收取定金,而在正式签订合同时,强迫消费者接受其显失公平的条款,如果不能达到迫使消费者就范的目的,定金就会被开发商强行没收扣押。

  2、陷阱二:隐瞒真相编卖点。

  有的开发商或销售代理商为尽快回笼资金,故意隐瞒房产真相,或作出虚假承诺、编造一些“卖点”欺骗消费者。

  3、陷阱三:改结构扩大公摊面积。

  任意改动房屋结构、任意扩大或缩小房屋面积、擅自改变公用场所用途。开发商交房时广告宣传与实际内容不符,而在合同中又没有约定。公摊面积不清楚,让消费者分摊了不应当公摊的面积或多摊公用面积。

  4、陷阱四:延期交房不办证。

  有的开发商由于资金严重不足或经营不善,未能及时缴纳土地转让金,导致消费者不能按时办理产权证。有的开发商害怕承担违约责任,在工程未经验收或是未达到入住条件就办理交房手续,致使消费者拿了钥匙却长时间无法正常居住。

  此外,消协提醒消费者购房时要查验开发商是否有“五证两书”,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商品房预售(销售)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开工证》和《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这些证书是确保消费者最终能否办理产权证的关键所在。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购房属于消费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另外,当我们不幸掉入他人设立的陷阱时,我们可以采取的解决办法有与开发商协商解决、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房产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528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房产纠纷律师团,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