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机密件的保密期限

2021-12-27 15: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知识产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现在的企业的话动不动就说自己有一些商业机密是企业的员工不能泄露的,当然这样的情况下的话通常都是需要跟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的,当然对于公司机密的认定也是有标准的。那么,机密件的保密期限?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机密件的保密期限

  秘密级不超过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五条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机密件的保密期限

  二、怎么认定商业秘密

  (一)秘密性

  也就是不为公众所知悉,指该信息无法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这是商业秘密区别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公开渠道一般是指包括公开的出版物、公开销售和使用、反向工程以及口头泄密等。

  不为公众所知悉不仅意味着该信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也包括不为权利人以外的其他人以违反诚实经营活动的方式所知悉,如违反合同约定,违反保密纪律等;同时,知晓该商业秘密知晓的范围也仅限于非常有限的特定人员,如企业内部有关职工以及企业外部原料供应商等。

  (二)具有价值

  作为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或者经营信息能够给权利人带来实际的或潜在的经济利益及竞争优势,这即是商业秘密的价值所在,也是获得法律保护的根本原因,否则,该信息即使符合商业秘密的其他要件,法律也没有对之进行保护的必要。

  (三)实用性

  主要是指该项技术能够投入生产使用、能够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现实问题。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原则如果不能转化为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方案,是不能获得法律保护的。

  (四)保密性

  这要求权利人在主观上具有保密意愿,并且就相关信息采取了适当的保密措施。保密措施既包括各种“硬件”措施,如将有关文件放置在保险柜中、架设电子眼监控等,还包括各样的“软件”措施,例如建立保密制度、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等。

  三、公司机密范围包括哪些

  商业机密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一)技术信息

  主要包括:技术设计、技术样品、质量控制、应用试验、工艺流程、工业配方、化学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计算机程序等。作为技术信息的商业机密,也被称作技术机密、专有技术、非专利技术等,在国际贸易中往往被称为Know-How.

  (二)经营信息

  主要包括:发展规划、竞争方案、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产销策略、财务状况、投融资计划、标书标底、谈判方案等。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机密件的保密期限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小编提醒您,其实侵犯商业秘密不一定构成犯罪,只要有相关证据证明权利人的经济损失没有达到50万元,或者基于现有的证据,无法证明权利人的经济损失达到50万元的,都无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当并不意味着,不承担民事责任。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知识产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618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知识产权律师团,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