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存款罪有什么不同

2021-12-31 17: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非法集资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为前者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未经有权机关批准,向社会募集资金的行为后者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以上的行为。因此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将带来关于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存款罪有什么不同的知识,请大家阅读并了解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文章。

  一、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什么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构成集资诈骗罪就必须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一)从筹集资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经营,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个人挥霍,或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或者用于单位或个人拆东墙补西墙,则定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二)从单位的经济能力和经营状况来看

  如果单位有正常业务,经济能力较强,在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时具有偿还能力,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单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经资不抵债,没有正常稳定的业务,则定集资诈骗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三)从造成的后果来看

  如果非法筹集的资金在案发前全部或者大部分没有归还,造成投资人重大经济损失,则定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如果非法筹集的资金在案发前全部或者大部分已经归还,则定集资诈骗罪的余地就非常小,一般应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四) 从案发后的归还能力看

  如果案发后行为人具有归还能力,并且积极筹集资金实际归还了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则具有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如果案发后行为人没有归还能力,而且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没有实际归还,则具有定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存款罪

  二、非法集资罪与集资诈骗罪有什么不同

  非法集资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为前者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未经有权机关批准,向社会募集资金的行为。后者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非法集资罪和集资诈骗罪的主观目的也不相同,非法集资罪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规定及界限

  首先,侵犯的客体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为单一客体;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则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其次,客观方面表现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以或者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吸收公众存款资质的个人或法人吸收公众存款,另一种是具有吸收公众存款资质的法人采用违法的方法吸收存款。集资诈骗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使用诈骗的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以上的行为,本罪的客观方面需同时具备如下三个条件:1.必须有非法集资行为;2.集资是使用诈骗的方法实施的;3.使用集资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必须达到数额较大。

  最后,主观要件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集资诈骗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另外,在司法实践中,由于两罪的社会危害性相差悬殊,因此在判处的刑罚上也有较大区别,犯集资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最高刑期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存款罪有什么不同的相关知识,集资诈骗罪和非法集资一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没有返还的意愿,而另一个则具有还本付息的意愿。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811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