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专利的权利限制制度有哪些

2021-12-21 12:24
找法网官方整理
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知识产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界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了解专利法对专利权人的权利有哪些限制,对于判断某种行为是否侵犯了专利权,正确处理专利纠纷是非常必要的,法律对此是怎么规定的。因此接下来将由小编为您介绍关于专利的权利限制制度有哪些,希望可以解决大家的相应的问题。

  一、专利的权利限制制度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的对专利权人的权利限制有以下几点,无拒绝权,即专利权人不能拒绝别的公有制单位利用其专利发明;对专利发明的先用权;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使用的有关专利,不视为侵权行为;在临时过境的外国运输工具上,为运输工具的自身的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不算侵犯专利权;强制许可。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自授予专利权之日起满三年内,专利权人无正当理由没有实施或充分实施其发明的,专利局可根据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申请,允许该单位不经专利权人同意而实施其发明,取得强制许可的单位仍应向专利权人交付使用费。

专利的权利限制制度有哪些

  二、不能被授予专利权的情形

 (一)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如吸毒工具等。

 (二)违背科学规律的发明。比如永动机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三)科学发现。如某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发现了一颗新星;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这些都属于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四)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例如扑克牌或某种棋牌的一种新玩法等。

  三、专利权限制的种类

  强制许可也称非自愿许可,是指国家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具体情况,不经专利权人同意,通过行政程序授权他人实施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一种法律制度。强制许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合理条件的强制许可,专利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能在合理长的时间内获得这种许可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该单位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该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该法条规定的就是合理条件的强制许可。国家强制许可。专利法第49条规定,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依存专利强制许可。

  综上所述,根据法律的相关的规定,专利权的限制制度,其实对专利权人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就像是国家在征用专利权的时候,一般也会给专利权人进行合理的补偿的。法律制度当然还是充分的保障了专利权人的各项合法权益。此内容仅供参考。以上就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专利的权利限制制度有哪些,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或者其他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知识产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484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知识产权律师团,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