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比例法律依据

2024-05-29 15: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本文将为你解析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比例法律依据。通过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你将清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事故时,如何划分赔偿责任。

  一、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比例法律依据

  1.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比例的确定主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2.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的事故,赔偿责任主要由保险公司承担。

  (1) 机动车一方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需承担80%的赔偿责任。

  (2) 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

  (3) 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

  (4) 若机动车一方无责任,也需要承担10%的赔偿责任。

  3.对于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情况,赔偿规则也有所不同。

  二、机非事故责任赔偿

  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的事故中,若机动车一方负全部责任,需承担100%的赔偿责任;若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且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则按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一方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

  2.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

  3.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

  4.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10%的赔偿责任;

  5.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的赔偿责任;

  6.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7.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与处于静止状态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交通事故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8.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机动车方在该车应当投保的最低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对超过最低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第一款的规定赔偿。

  关于交通事故责任赔偿比例的问题,你还有哪些疑问?欢迎在找法网留言,我们始终与你同在,为你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比例法律依据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103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的比例很大
一、交通事故中次要责任赔偿标准? 1、交通事故中次要责任赔偿标准是有以下几点。 (1)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者承担20%到30%; (2)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 二、交通事故处理流程是什么? 1、当事人需要及时报案处理,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之后,予以立案; 2、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进行勘查现场,收集证据,并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3、对于具体的赔偿,由交通管理部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同意达成协议,由事故调解人员制作并发给损害赔偿调解书; 4、如果双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调解无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终止调解,并发给调解终结书。当事人双方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