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中均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2021-12-28 16: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犯罪行为的四种形态分别是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前三者相对于犯罪既遂而言,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那么,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中均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吗?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中均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在犯罪行为中,存在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四种形态,其中前三者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中均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根据犯罪行为人在作案时心理状态的不同,可以把犯罪划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刑法》规定: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故意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故意犯罪又可分为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两种。

  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又可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

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二、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一)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三)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三、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结合,不成立共同犯罪:

   即一人出于直接或间接的故意而实施的某一行为,与另一人因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而施行的某一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此种情况也是根据各人的罪过形式和行为形态,分别负相应的刑事责任。如医生甲为杀乙故意加大处方的药量,护士丙因工作不上心未发现而直接用药,造成乙死亡。则甲构成故意杀人罪,而丙因过失构成医疗事故罪,二人不是共犯。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中均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相关知识,由上述可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中均存在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形态。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495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