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员工隐私有哪些

2021-11-06 17: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每个人都有隐私,对于个人隐私是不可侵犯的,否则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如果涉及范围广,以此盈利还需要受到惩罚,那么你知道员工隐私有哪些吗?相信很多人不了解。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相关的法律知识,欢迎阅读。

  一、员工隐私有哪些

  具体地说,公民享有的隐私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公民有保留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等秘密的权利,未经本人许可,不得加以刺探、公开或传播。

  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监听、窥视,但依法监视居住者除外。

  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窥视或者骚扰。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窥视或者调查、公开。

  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不得非法调查或公布,但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

  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得刺探或公开。

  公民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不得非法调查或公开。

  公民的个人档案材料,不得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范围。

  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过去或现在的纯属个人的情况,如多次失恋、被罪犯强奸、患有某种疾病等,不得进行收集或公开。

  公民的其他纯属私人的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得非法加以搜集、传输、处理和利用。

 \ 

  二、公民的个人隐私包括哪些内容

  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一定范围以外的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个人生活的秘密,这个秘密在法律上称为隐私,如个人的私生活、日记、照相薄、生活习惯、通信秘密、身体缺陷等。自己的秘密不愿然他人知道,是自己的权利,这个权利就叫隐私权。

  三、什么是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1]。隐私权赋予权利人对私人生活的控制权,这种控制权包括防御他人窃取个人隐私与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及公开范围的决定权[2]。隐私权的常见类型包括个人生活自由权、情报秘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个人隐私利用权。隐私权是公民人格权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9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等法律条文中均有相关规定。

  隐私权教育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内容。隐私权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也是儿童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年人在儿童性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应当教育孩子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必须重视儿童的隐私权保护,儿童对于隐私权的充分了解将帮助他们免受骚扰和暴力伤害。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员工隐私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不管是员工还是其他人,每个公民都是一律平等的,在个人隐私方面亦是如此。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懂或者存在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438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