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诈骗没骗到钱会不会造成犯罪呢?

2021-10-29 17: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治安处罚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治安处罚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诈骗的案例是非常多的,因此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当有些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后,认为没有骗到钱就不会造成犯罪,这方面的知识很多人不太了解,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诈骗没骗到钱会不会造成犯罪呢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诈骗没骗到钱会不会造成犯罪呢

  诈骗有没有骗到钱不影响诈骗罪名的成立。事实上,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罪嫌疑人涉嫌诈骗罪的,并不是说明其必然就一定诈骗到钱,或诈骗成功后,必须分到钱,只要犯罪嫌疑人实施了诈骗行为,就涉嫌构成诈骗罪了。

  诈骗由于其他原因未能得手的,构成诈骗未遂罪。按照《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换言之,诈骗者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诈骗者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构成诈骗未遂罪。诈骗未遂罪,也是需要根据案件情况,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如罚款、判刑等。

  诈骗得手,但由于分赃不均而未分到钱的,依然构成诈骗罪(既遂)。

诈骗没骗到钱会不会造成犯罪呢?

  二、诈骗罪有缓刑吗?

  诈骗罪可以判处缓刑。

  1、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3、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如果诈骗的犯罪情节符合以上条件,是可以积极争取缓刑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

  对符合减刑条件的职务犯罪罪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罪犯,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罪犯,恐怖活动犯罪罪犯,毒品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及毒品再犯,累犯,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罪犯,被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执行二年以上方可减刑,减刑幅度应当比照本规定第六条 从严掌握,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两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一年以上。 对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前款罪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数罪并罚且其中两罪以上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二年以上方可减刑,减刑幅度应当比照本规定第六条从严掌握,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两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一年六个月以上。 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不受上述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限制。

  三、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诈骗没骗到钱会不会造成犯罪呢的相关内容,我们从中了解到诈骗罪是否成立与金额的多少没有关系,金额是否达到罪名成立的标准只是区分犯罪形态的一种方式。这方面的知识有点复杂但也是比较重要的,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治安处罚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256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治安处罚法律师团,我在治安处罚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