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构成要件

2021-10-23 08: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知识产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惩处其犯罪行为时,需要清楚其构成要件。那么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构成要件?阅读完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构成要件

  第一、本罪的主体。年满16周岁的的自然人或者单位。

  第二、本罪的主观方面。行为人完全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即存在故意。

  第三、本罪的客体。侵犯了商标权人的商标权,以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情节严重的。

  第四、本罪的客观方面:行为人在未经商标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将注册商标用于相同的商品或者服务上,以及将该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等商业性活动。

\

  二、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处罚规定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方式

  1、假冒行为。所谓假冒行为,是指未经权利人同意或许可,第三人在其制品上标注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的专利标记、商标、名称等。在我国刑法中主要是指假冒注册商标(现行刑法第213条)、假冒专利(现行刑法第216条)、假冒他人署名(现行刑法第219条)。

  2、非法出售行为。一种是指销售“冒牌货”的行为,即销售未经许可而载有与受保护的商标、专利或实质相同的标志的任何相同物品。我国现行刑法第214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即属此类行为。另外一种是侵犯著作权的发行、出版、出售行为。如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行其文字作品、电影、电视、录象、计算机软件以及其他邻接权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非法制作行为。第一类是伪造、擅自制造行为。其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未经授权而制作;二是超越授权范围而制作。如现行刑法中的第215条非法制造注册商标罪等。第二类行为是非法复制行为,及未经权利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等方式,重制他人作品。如我国现行刑法第217条侵犯著作权罪等。

  综上可知,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不仅损害了知识产权人的权益,也扰乱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需要得到严惩。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构成要件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知识产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525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知识产权律师团,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