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仓储合同生效后,合同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2021-11-03 11: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生活中,在货物进行仓库存储保管时,需要签订仓储合同,仓储合同也是保管合同的一种,为了避免争议和纠纷,双方当事人在签订仓储合同时,需要明确合同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接下来跟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以下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仓储合同生效后,合同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一)保管方的义务与存货方的权利  

  1.保证货物完好无损。  

  2.对库场因货物保管而配备的设备,保管方有义务加以维修,保证货物不受损害。  

  3.在由保管方负责对货物搬运、看护、技术检验时,保管方应及时委派有关人员。  

  4.保管方对自己的保管义务不得转让。  

  5.保管方不得使用保管的货物,其不对此货物享有所有权和使用权。  

  6.保管方应做好入库的验收和接受工作,并办妥各种入库凭证手续,配合存货方做好货物的入库和交接工作。  

  7.对危险品和易腐货物,如不按规定操作和妥善保管,造成毁损,则由保管方承担赔偿责任。  

  8.一旦接受存货方的储存要求,保管方应按时接受货物入场。

  (二)存货方的义务与保管方的权利

  1.存货方对入库场的货物数量、质量、规格、包装应与合同规定内容相符,并配合保管方做好货物入库场的交接工作。  

  2.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提取委托保管的货物。  

  3.按合同规定的条件支付仓储保管费。  

  4.存货方应向保管方提供必要的货物验收资料。  

  5.对危险品货物,必须提供有关此类货物的性质,注意事项,预防措施,采取的方法等。  

  6.由于存货方原因造成退仓、不能入库场,存货方应按合同规定赔偿保管方。  

  7.由于存货方原因造成不能按期发货,由存货方赔偿逾期损失。

仓储合同生效

  二、仓储合同什么时间生效

  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法律约束力。

  根据民法典规定,仓储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这并不意味着仓储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一回事。若当事人约定合同的生效须满足一定条件的,则仓储合同的生效时间应在合同成立后并且其条件成就时。

  仓储合同是诺成合同,又称为不要物合同,即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就可成立、生效的合同。而保管合同是实践合同,或称为要物合同。保管合同除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外,还必须有寄存人交付保管物,合同从保管物交付时起成立。这是仓储合同与保管合同的重要区别之一。

  仓储合同为不要式合同,既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又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只要符合合同法中关于合同成立的要求,合同即告成立,而无须以交付仓储物为合同成立的要件。这就意味着,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受合同约束,任何一方不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都要承担违约责任

  也有的学者主张仓储合同为实践合同。这种主张不利于交易的安全和稳定。因为仓储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无论是存货人还是保管人都有商业营利的需要,特别是保管人就是以替他人储存、保管货物为业。保管人接受仓储物予以储存,存货人支付仓储费,双方就是一种交易行为,如果规定仓储合同为实践合同,则不利于这种交易的安全和稳定。因此本条规定:“仓储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三、仓储合同生效的条件是什么

  (一)保管人须在仓单上签字或者盖章

  保管人在仓单上签字或者盖章表明保管人对收到存货人交付仓储物的事实进行确认。保管人未签字或者盖章的仓单说明保管人还没有收到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故该仓单不发生法律效力。当保管人为法人时,由其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及雇员签字;当保管人为其他经济组织时,由其主要负责人签字;当保管人为个体工商户时,由其经营者签字。盖章指加盖保管人单位公章。签字或者盖章由保管人选择其一即可。

  (二)仓单须包括一定的法定必要记载事项

  依民法典的规定,仓单的法定必要记载事项共有八项:其中,存货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仓储物的品种、数量、质量、包装、件数和标记,储存场所,填发人、填发地和填发日期四项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不记载则不发生相应的证券效力。其余四项属于相对必要记载事项,如当事人不记载则按法律的规定来处理。

  上述文章了仓储合同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仓储合同中,都明确规定了保管方和存货方的权利和义务,仓储合同签订以后,双方都应该履行好自己的合同义务,如果不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就很有可能构成违约,希望上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以上是关于仓储合同生效后,合同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414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