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刑事案件开庭审理多久开庭宣判

2021-12-01 16: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开庭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刑事案件开庭审理多久开庭宣判。

  一、刑事案件开庭审理多久开庭宣判

  刑事案件法院开庭后二个月以内宣判。《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刑事案件开庭审理

  二、刑事案件公开宣判家属可以旁听吗

  公开审判案件,允许公民旁听。旁听注意事项:

  1、公开审判案件,允许公民旁听。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人不得旁听,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公民年满18周岁,精神正常,衣着整齐,可凭本人身份证领取旁听证,进入指定的法庭。

  2、中途进入法庭和退出法庭应保持安静,避免影响庭审活动的正常进行。

  3、公民参加旁听前应接受安全检查。

  4、公开审判的案件,新闻记者凭记者证参加旁听;经审判长允许,可以记录、录音、录像、摄影。

  5、旁听人员应自觉遵守以下法庭纪律:

  (1)服从法庭指挥,遵守法庭礼仪;

  (2)不得鼓掌、喧哗、哄闹、随意走动;

  (3)不得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摄影,或者通过发送邮件、博客、微博客等方式传播庭审情况,但经人民法院许可的新闻记者除外;

  (4)旁听人员不得发言、提问;

  (5)不得实施其他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6、法庭审理过程中,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扰乱法庭秩序的,审判长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1)情节较轻的,应当警告制止并进行训诫;

  (2)不听制止的,可以指令法警强行带出法庭;

  (3)情节严重的,报经院长批准后,可以对行为人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的拘留;

  (4)未经许可录音、录像、摄影或者通过邮件、博客、微博客等方式传播庭审情况的,可以暂扣存储介质或者相关设备。

  7、公开审判的涉外案件,外国人要求旁听的,或者外国新闻记者要求旁听、采访,可向主管部门提出。

  8、旁听人员对法庭的审判活动有意见,可以在闭庭以后书面向人民法院提出。

  三、刑事案件开庭会通知被害人家属吗

  刑事案件开庭,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三日前将传唤当事人的传票和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出庭的通知书送达,即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中开庭前会通知被害人家属,这是人民法院庭审前的必备工作。我国刑事诉讼中也明确规定,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船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刑事案件开庭审理多久开庭宣判的全部内容。开庭的进行就是有着相应的法律规定,要按照相应的流程来进行的,所以要多多注意了。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887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