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被起诉泄密怎么办

2021-09-08 12: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知识产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不管是企业的商业秘密还是国家机关的国家秘密,都是需要进行保密的,如果泄露了秘密,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仅可能会需要对他人的损失进行赔偿,还可能会被起诉,那么,被起诉泄密怎么办?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被起诉泄密怎么办

  被起诉后,作为被告可以搜集对自己有利的相关证据并聘请律师积极应诉。

被起诉泄密怎么办

  二、泄露国家秘密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保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情的事项。据刑法的规定,只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1、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以上的;

  2、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2项(件)以上的;

  3、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件)以上的;

  4、向非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泄露国家秘密,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安全或者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

  5、通过口头、书面或者网络等方式向公众散布、传播国家秘密的;

  6、利用职权指使强迫他人违反国家保守秘密法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

  7、以牟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的;

  8、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泄露个人信息超过多少条

  1、50条即可入罪。

  2、根据刑法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入罪要件为“情节严重”。对于这里的“情节严重”,本次出台的司法解释明确了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等十项认定标准。

  3、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不同类型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程度,司法解释设置了不同的数量标准。对于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50条以上即算“情节严重”;对于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标准则是500条以上;对于其他公民个人信息,标准为5000条以上。

  2、“个人信息”范围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行踪轨迹等全面信息。最高法公布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中,有一起为五人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出售个人户籍、车辆档案、手机定位、个人征信、旅馆住宿等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寻找客户并获利,最终被判刑。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被起诉泄密怎么办的内容,被起诉泄密了,作为被告应该积极的进行应诉,如果自己没有泄密,可以搜集相关的证据材料依法进行答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知识产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386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知识产权律师团,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