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伤残赔偿金保险公司赔吗

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保险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保险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多多少少难免会遇到发生意外事故的的时候,尤其是高危工作的劳动人员,工伤保险这时候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了。那么,伤残赔偿金保险公司赔吗?以下就让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伤残赔偿金保险公司赔吗的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伤残赔偿金保险公司赔吗

  不可以的。你说的这一种情况就是买的意外险。当由于意外导致伤残后,一定要先进行伤残鉴定,然后根据伤残鉴定结果,保险公司赔钱。比如说:A客户买了100万意外险,当由于意外导致受伤,经过二级以上医院鉴定为10级伤残,那么保险公司就会赔偿客户100万*10%=10万元。5级伤残赔付100万*60%=60万。1级伤残赔付100万*100%=100万。意外险导致伤残后,一定要先鉴定出来伤残等级才可以赔钱的。

伤残赔偿金保险公司赔吗

  二、有工伤保险如何赔偿

  我国法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三、工伤保险有哪些赔偿

  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的具体赔偿项目如下:

  工伤没有致残的赔偿标准

  1、医疗费;

  2、住院伙食补助费: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也要支付。

  3、康复费用;

  4、辅助器具费;

  5、护理费;

  6、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应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工伤致残的赔偿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确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伤残津贴:主要涉及的是1-6级伤残的工伤员工享受,由社保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职工伤残5至10级,如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其中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伤残赔偿金保险公司赔吗的法律知识。小编在本文中还为大家详细地回答了其他关于伤残赔偿金保险公司赔吗的相关问题。希望大家能够仔细阅读,如果遇到了问题还是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保险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957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保险法律师团,我在保险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