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接受遗赠有时间限制吗

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继承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继承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遗赠是指遗赠人在生前签下协议将自己的财产赠与亲属之外的人的行为,接受遗赠的人成为受遗赠人。同继承不同,遗赠通常伴随着双方的权利义务。那么,接受遗赠有时间限制吗?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接受遗赠有时间限制吗

  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国家、社会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被继承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受遗赠人接受遗赠的应在法定的期间内作出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我们称之为接受遗赠的除斥期间,该除斥期间是从受遗赠人知道受遗赠时起计算。

接受遗赠有时间限制吗

  二、接受遗赠的表示有哪些种类

  1、向部分继承人作出接受遗赠的口头表示;

  2、出示接受遗赠确认书等书面文件;

  3、通过公证的方式表示;

  4、实际占有房屋即可视为接受遗赠;

  5、向法院提起诉讼。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三、我国继承法关于被继承人(债务人)债务的清偿原则

  有三项:

  1、有限清偿原则。

  即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债务人)应缴税款与所欠债务不负无限清偿的责任,而仅仅以继承遗产的实际价值负有限的清偿责任。

  2、保留特定继承人遗产份额原则。

  我国的继承制度体现着养老育幼的精神,不论是法定继承还是遗嘱继承中,法律都要求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给予照顾,并不得取消他们必要的遗产分额。与此相一致,在清偿税款和债务方面也应保护他们的权益。

  3、清偿债务优于执行遗赠原则。

  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其目的在于防止公民利用遗赠形式转移财产,从而损害国家和债权人的利益。

  以上便是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接受遗赠有时间限制吗的内容。答案是有时间限制。受遗赠人在继承开始后两个月内不表明接受遗赠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若您还有此方面的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律师将为您提供专

继承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726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继承法律师团,我在继承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