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借贷纠纷判决后被告无力偿还会有什么后果

2022-05-23 11: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债权债务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日常生活中,朋友、亲戚之间借钱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有的时候当碍于向家人朋友开口的时候,人们也会先陌生人借款,有些时候作为欠款人可能因为资金问题一时之间周转不开,甚至资不抵债,无法在借款期间内偿还债权人的本金或者利息,这个时候债权人就很有可能把借款人告上法庭,那么如果借贷纠纷判决后被告无力偿还会有什么后果呢?下面找法网小编就带您来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

  一、欠款人无力偿还之中的暂时无力偿还

  目前社会上债务得不到偿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欠款人无力偿还,另一种是有能力而拒不偿还。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由此可见,欠款人无力偿还还是必须偿还债务。

  因此,欠款人无力偿还如果属于暂时无力偿还这种情况,可按照上述《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由欠款人分期偿还。

借贷纠纷判决后被告无力偿还会有什么后果

  二、欠款人无力偿还之中的永久无力偿还

  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了,这就要经过法院审理、作出判决,再付诸执行,也就是说债务人有多少个人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就拿多少。

  (一)主动与债权人协商,延长借款期限,或者是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缓解资金压;

  (二)如果确实资金无法抵债,还可以通过实物抵押等方式,偿还借款本息。也可以通过提高保证人,提高自身信誉;

  (三)可以通过债务转让的方式,将合同义务转让给新的受让人。(该方法的前提是,有对他人享有债权) ;

  (四)债务人积极提出解决方案,尽早达成协商,避免在被动的催收的过程中,平添更多不必要的损失。

  三、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时效

  自然人之间借款时,一般会口头约定还款的期限,在出具借条时,有时会将还款期限写明,有时则不会写明具体的还款期限。借款到期后,出借人要及时催要借款,但在很多情况下,借款人都无法按照双方的约定按时一次性归还借款,在这过程中出借人可能会多次催要,远远超过两年的时间。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借款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借条上写明的归还日期,或者前一次催要之日开始计算,超过两年的,即丧失了胜诉权,债权便不会得到法律上的保护。出借人通常是以口头或电话方式催要,一般都不会注意保留曾催要使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这样在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还款时,往往会因为借款已经超过诉讼而得不到偿还。

  私人之间的借款要慎重。借钱给人,必须了解对方的资信情况,即使是亲朋好友之间也应该谨慎而为。如果数额较大的话,除立借据外,也要尽可能由借款人提供担保或以一定财产作抵押,这样就可减少风险。以上就是找法网为您整理的关于借贷纠纷判决后被告无力偿还会有什么后果的问题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债权债务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512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债权债务律师团,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