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债权债务中,如何去区分债务人和债权人?

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债权债务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债权人与债务人是债权债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角色,生活中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楚二者的区别,甚至经常将两者搞混。在债权债务中,如何区分债权人与债务人?下面找法网小编跟大家说说在债权债务中,如何去区分债权人和债务人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详细不少人有过债务交往,但对于债务中涉及的两个角色债务人与债权人可能大多数的没接触过债务交易人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该如何区分,那么在债务中,如何去区分债权人与债务人呢?找法小编告诉您,请看下文:

  一、债务中,区分债权人与债务人首先就要清楚债权人是什么?债务人又是什么?

  (一)债权人

  债权人,“债务人”的对称。债的主体之一。在债的关系中,有要求他的债务人实施一定行为或者不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利的人。在罗马法中,债具有严格的人身性质,债权、债务不得转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换关系的复杂,债权债务逐渐可以转让,允许第三人享受债权或者履行债务,所以债权人的严格的人身信任性质则远远超过了过去。债权人和债务人是在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绝对情况下进行创分的,在大多数债的关系中,当事人可能既是债权人,又是债务人,既享受权利,又承担义务。债权人主要是指预付款者,有权请求他方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主体,是指那些对企业提供需偿还的融资的机构和个人,包括给企业提供贷款的机构或个人(贷款债权人)和以出售货物或劳务形式提供短期融资的机构或个人(商业债权人)。

  预付方主要是指预付款者,有权请求他方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主体,是指那些对企业提供需偿还的融资的机构和个人,包括给企业提供贷款的机构或个人(贷款债权人)和以出售货物或劳务形式提供短期融资的机构或个人(商业债权人)。贷款债权人最关心的是债权的安全,包括贷款到期的收回和利息的偿付。因此,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现金流量,以及有无其他需要到期偿还的贷款。

  商业债权人最关心的是企业准时偿还贷款的能力,因此,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按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在民间借贷关系中,将钱借给他人的人,称为债权人;相对而言从别人手中借钱,欠别人钱的人称为债务人。

  (二)债务人:

  债务人,与“债权人”相对,是债之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债务人,通常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在财务会计学的术语中,债务人是指欠别人钱的实体或个人。简单地说,债务人也可以理解成是买方,而对应的债权人可以理解成卖方。

  按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在民间借贷关系中,将钱借给他人的人,称为债权人;相对而言从别人手中借钱,欠别人钱的人称为债务人。债务人可以是公民,可以是法人,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出现时也可以具备债务人的资格。

  二、再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权利与义务中区分:

  (一)债权人:

  1、代位权:债权人享有代位权,债权人代位权是债的保权制度的一种。保全债权是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

  2、免除债务:债权人免除债务,指债权人放弃自己的债权,从而消灭合同关系及其他债的关系。

  3、转让权:债权人有债权转让的权利即转让权,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合同转让,债权人通过债权转让第三人订立合同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移于第三人。

  4、撤销权:债权人撤销权,又称撤销诉权或废罢诉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谓有害及债权的行为,得申请法院撤销的权利。

  (二)债务人:

  1、法定义务

  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是特定的,只有该义务主体才必须向债权人承担交付财产、提供劳务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

  2、义务转移

  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给第三人。

  3、合法权利

  《合同法》从公平原则出发,赋予了债务人诸多权利:

  (1)同时履行抗辩权

  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同时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另一方当事人在同时履行的时间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约定履行的,有权保留自己的给付义务,这种保留给付的权利就是同时履行抗辩权。《合同法》第66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2)后履行抗辩权。

  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或者未按约定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对方当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不履行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后履行抗辩权。《合同法》第67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3)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又称先履行抗辩权,指双务合同成立后,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义务,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能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有权单方中止履行合同义务。

  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①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② 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③ 丧失商业信誉;

  ④ 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它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需要说明的是,当事人依照上述规定中止履行义务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3)债权无效抗辩权。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①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②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③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④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⑤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当事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应当将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综上,小编认为对于在债务中,如何区分债权人与债务人,关键是债权人与债务人是相对而言的,通俗的说就是借钱给别人的是债权人;问别人借钱的是债务人。债权人可以催债务人还钱,债务人对债权人负有还钱的义务。

债权债务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714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债权债务律师团,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