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的风险有哪些?

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债权债务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的风险有哪些?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有超范围申请财产保全,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而引起诉讼;申请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不当,未能有效控制所保全的财产,致使判决后无法执行等。

  (一)超范围申请财产保全,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而引起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94条第1款规定,财产保全仅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第96条规定,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在实践中,债权人超范围申请财产保全,主要有两种情况:

  1、对债务人的财产,超范围申请财产保全,损害了债务人的合法权益;

  2、对不属于债务人的财产,错误申请财产保全,损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二)诉讼前采取保全措施后未在法定期间起诉,导致财产保全解除,甚至引发被申请人以申请人对其造成损失为由要求赔偿的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诉讼前的保全措施后,应当在15日内起诉,逾期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实践中,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诉讼前的财产保全措施,保全债务人的财产后,债务人可能以还款为由,要求债权人不起诉,在人民法院解除财产保全措施后立即转移财产逃债,导致债权人的债权落空;债务人也可能以愿意还款为由与债权人协商,诱使债权人对其不起诉,过后反而以债权人采取诉讼前的财产保全不当对其造成损害为由,起诉债权人赔偿损失。

  (三)申请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不当,未能有效控制所保全的财产,致使判决后无法执行。

  比如,对季节性商品,鲜活、易腐烂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债权人不及时要求债务人处理、保存价款,或者不及时申请人民法院处理、变卖,保存价款。又比如,对异地被保全财产,应该采取异地扣押措施的,而仅采取就地查封措施,致使保全财产失控,被债务人非法转移等。

  (四)人民法院在实施财产保全强制措施时,相关手续不完备,致使财产保全形同虚设。

债权债务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383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债权债务律师团,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