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借条“任性” 微信确认金额

2022-05-23 11: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债权债务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恋人之间写下一张“任性”的借条,“今欠到李某氵七亻万元人民币/欠款人张某”,分手后发生纠纷闹上法庭。

  近日,泰兴市法院对由这张借条引发的纠纷作出判决。

  张某和李某原是一对恋人,两年之前,张某因做生意需要向李某借钱。李某先借了2万元给他,结果张某说不够,李某又向姐姐借了5万元给张某。后来,两人多次争吵后决定分手,张某向李某出具了一份借条:“今欠到李某氵七亻万元人民币/欠款人张某”。因为张某一直不肯还钱,李某经多次催要无果,只得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李某向法庭提交与张某的短信、微信聊天关于借钱的记录。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提供的借条存在瑕疵,仅凭该份借条无法主张原告的借款事实及金额;但是根据原告提供的短信、微信等内容,可以确定原、被告之间存在合法债权债务关系。对于借款的金额,根据微信内容确认为7万元。最终法院判决,张某归还李某欠款7万元。

  法官点评:本案难点在于借款金额的确认。根据双方微信内容可以得出被告向原告借款金额在3万元以上欠条中的“亻万”实为“万”字,而关于“氵七”的认定,“氵七”在汉字中并不存在,而是某个汉字的错误写法,结合欠条本意,“氵七”与“柒”字相似、接近,故应认定此处“氵七”字实际为“柒”字。因此,确认借款金额为7万元。

债权债务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171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债权债务律师团,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