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哪些情形下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2022-05-23 11: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债权债务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即使最终被认定无效,“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合同法》规定了五种情形下的合同无效,其中第五种情形为兜底条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规定》具体又罗列了四种情形下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实践中,借款人以出借人明知其借款用于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仍出借作为抗辩并不鲜见。

  《规定》既不是法律,也不是行政法规,它是否对合同无效的情形作了扩大化解释?是否超越了其权限?实值得商榷。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即使最终被认定无效,“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债权债务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319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债权债务律师团,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关联法条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