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应收票据贴现

2022-05-23 11: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债权债务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指持票人因急需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后转让给银行,贴给银行一定利息后收取剩余票款的业务活动,其实质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信贷形式。企业为了重视应收票据的管理,期末,还应将当期已贴...

  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指持票人因急需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后转让给银行,贴给银行一定利息后收取剩余票款的业务活动,其实质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信贷形式。企业为了重视应收票据的管理,期末,还应将当期已贴现的应收票据在资产负债表上以附注或旁注的方式加以说明,以揭示可能发生的潜在负债,特殊需要时采取相应措施来规避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

  应收票据贴现时,用来计算银行贴现利息的利率称为贴现率,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票据到期值扣除贴现利息后货币收入,称为贴现收入。其中用到的公式有如下几个:

  贴现收入=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期=票据期限一小企业已持有票据期限

  在利用上述公式计算时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1.票据期限。票据期限有两种表示方式:一是以“天数”表示,即采用票据签发日与到期日“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的方法,按照实际天数计算到期日。二是以“月数”表示。在这一方式中,票据到期日以签发日数月后的对日计算,而不论各月份实际日历天数多少。如果票据签发日为某月份的最后一天,其到期日应为若干月后的最后一天。如10月31日签发的、4个月期限的商业汇票,到期日为下一年2月28日或29日;2月28日签发的、3个月期限的商业汇票,到期日为5月31日,依此类推。

  2.贴现期。贴现期是票据期限扣除小企业已持有票据期限。

  3.票据到期值。到期值对不带息票据来讲,就是面值,而对带息票据则是面值加上到期利息;下面通过两个例子来掌握其特点

  例1:某小企业因急需资金,于7月1日将一张6月11日签发、90天期限、票面价值30 000元的不带息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年贴现率为10%。则:票据到期日为9月9日(6月份20天,7月份31天,8月份31天,9月份8天)票据持有天数20天(6月份20天,7月份0天)

  贴现期=90-20=70(天);到期值=30 000(元)

  贴现利息=30 000×10%×70÷360=583.33(元)

  贴现收入=30 000-583.33=29 416.67(元)

  例2:某小企业于8月16日将一张5月20日签发、4个月期限、票面价值50 000元、票面利率6%的带息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年贴现率为7%。则: 票据到期日为9月20日;贴现期为35天(8月份15天,9月份20天)

  到期值:50 000×(1+6%×4÷12)=51 000(元)

  贴现利息=51 000x7%x 35÷360=347.08(元)

  贴现收入=51 000-347.08=50 652.92(元)

  小企业应按商业汇票的贴现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贴现商业汇票的面值,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对于贴现收入与票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对于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企业承担着潜在的债务责任,这种责任在会计上称为或有负债。当出票企业到期无力偿付时,贴现企业有偿还款项的义务。假定购货单位到期不能偿付,贴现银行便从贴现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中扣去该票据的终值,若贴现企业也无偿付能力,则贴现银行将上述款项视作一项短期贷款,企业也应进行相应会计处理。

  通过上述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票据贴现有以下四步:(1)计算贴现期,它是贴现日与到期日间的时间段,它可以按日计算,也可以按月来计算; (2)计算到期值,对不带息票据来讲,到期值就是面值;而对带息票据则是面值加上到期利息就是票据的到期值,到期值应当准确计算出来;(3)计算贴现息, 贴现息的计算一律是用到期值与贴现期、贴现率相乘积计算得来,这里一定要注意是用到期值作为基数来计算的;(4)计算贴现收入,贴现收入就是将到期值减去贴现息后的差额。这一部分实际是就是企业实际收到的现金部分。总的来讲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的关键点是确认贴现期和到期值,只要大家能够很好地把握1和2两个环节的计算,就能够容易地计算出贴现息和贴现收入,会计分录按上述处理进行反映就行了。

债权债务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746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债权债务律师团,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