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哪些类型的证据

2021-05-26 17: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证据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证据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生活中,民事诉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诉讼方式,也是维护我们日常合法权益的一个主要途径。那么,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哪些类型的证据?请继续阅读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仔细归纳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哪些类型的证据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包括:

  1、当事人的陈述。是指案件的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关于案件事实情况和证明这些事实情况的陈述。

  2、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所记录或表示的,以证明待证事实的文书,如合同、书信、文件、票据等。

  3、物证。是指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说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物品,如质量不合格的产品等。

  4、视听资料。是指用录音、录像的方法记录下来的有关案件事实的材料,如用录音机录制的当事人的谈话、用摄像机拍摄的人物活动等。

  5、电子数据。是指与案件事实有关的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电子签名、网络访问记录等电子形式的证据。

  6、证人证言。是指证人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法院所作的对案件事实的陈述。证人所作的陈述、既可以是亲自听到、看到的,也可以是从其他人、其他地方间接得知的。

  7、鉴定意见。是指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对民事案件中出现的专门性问题,通过鉴别和判断后作出的书面意见,如医学鉴定、指纹鉴定、产品质量鉴定、文书鉴定、会计鉴定等。

  8、勘验笔录。是指法院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现场或者不能、不便拿到法院的物证,就地进行分析、检验、勘查后作出的记录。

  二、证据收集

  司法机关在诉讼中有权向有关的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对于涉及国家机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在刑事诉讼中,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毁灭证据的,必须受法律追究。收集证据应当依靠群众,遵守合法和客观全面的原则。《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并且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收集证据的方法,在刑事诉讼中主要是现场勘验,尸体检验,活体检验,询问证人,讯问被告人,检查,扣押和鉴定等;在民事诉讼中主要是询问当事人和证人,调取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勘验和鉴定等。

  三、证据采信基本原则

  证据采信规则的原则是对证据采信的重大问题所作的原则规定,它是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对正确进行证据采信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证据采信基本原则有:

  1、实事求是的原则。

  2、惟一性的原则。

  3、疑案从无的原则。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哪些类型的证据的相关法律知识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证据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430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证据律师团,我在证据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