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违反法律规定的证据能否采信

2021-05-26 15: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证据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证据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诉讼中,都要向法院提供相应的符合事实和法律法规的证据,这样才有利于法院进行更为公正公平的一个判决。那么,违反法律规定的证据能否采信?请继续阅读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仔细归纳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违反法律规定的证据能否采信

  证据采信规则是法院在已经提供的一系列证据中认定、采用具有证明力和可信度的证据时必需遵循的规则。未经法庭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这是法院采信证据的最基本规则。任何证据只有经过质证,才有可能作为裁判依据。这不仅是因为没有经过质证的证据,就等于是没有经过考验,其证明力和可信度是很值得怀疑的,而且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和尊重当事人的举证、质证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违反法律规定的证据是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根据。

  二、证据采信基本原则

  证据采信规则的原则是对证据采信的重大问题所作的原则规定,它是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对正确进行证据采信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证据采信过程中,实事求是原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证据的来源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臆造出来的;第二,在证据采信过程中,必须坚持主观服从客观,防止主观随意性;第三,证据的采信必须经过示证、质证和控辩双方的询问才能采用。

  2、惟一性的原则。全案的证据经过排列、组合之后,必须是排除了一切矛盾,而达到每一个证据的前后一致,证据与证据之间一致,全案证据同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结果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全案证据所得出的结论是本案惟一的结论。

  3、疑案从无的原则。无论是从惩罚犯罪的目的出发,还是为了保障人权,都要求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由于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证明,承认“可知论”并不等于每个案件都可以查得水落石出。疑案从无是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个派出规则,也是证据采信规则的重要法则。

  三、不采信的证据

  下列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1、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2、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3、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

  4、当事人无正当事由超出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

  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以外或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形成的6、未办理法定证明手续的证据材料;

  7、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他证据印证,且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8、被当事人或者他人进行技术处理而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

  9、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10、不具备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违反法律规定的证据能否采信的相关法律知识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违反法律规定的证据是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根据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证据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868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证据律师团,我在证据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