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一年中多次做CT有风险 儿童和孕妇请慎做CT

2012-12-26 14: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医疗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医疗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体检中,52岁的杭州盛女士在B超检查发现一个体内肿块。肿块性质待查。盛女士拿着报告单担心起来。第二天马上去另一家医院检查,医生看到盛女士疑心重重,便说:去查一下CT吧。盛女士毫不迟疑同意查CT,报告确定她子宫内有3个大大小小的肌瘤,建议她择期手术。可是回到

体检中,52岁的杭州盛女士在B超检查发现一个体内肿块。“肿块性质待查。”盛女士拿着报告单担心起来。第二天马上去另一家医院检查,医生看到盛女士疑心重重,便说:“去查一下CT吧。”

盛女士毫不迟疑同意查CT,报告确定她子宫内有3个大大小小的肌瘤,建议她择期手术。可是回到家里,女儿担心地说:做CT要吃放射线,多了要致癌!盛女士一听急了,跑回医院办公室理论:“为什么医生不告诉我这个风险?”

一年中多次做CT有风险

现在医院应用十分普遍的CT检查到底是否会致癌?人到底接受多少放射线在安全范围?昨日,记者走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副主任章伟敏。他肯定地说,过度接受CT检查,的确对身体有影响。但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多少放射量能致癌的准确说法。

章伟敏介绍,作为一项高技术,CT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影像能清晰地分辨出病因,是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它对人体是有伤害的,可能诱发癌症。与普通X线相比,检查同一部位CT辐射剂量常常是普通X线摄片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之多。

“但如果盛女士接受此次CT检查之前的一年中没有做过这种检查,或是其他涉及X线的检查,应该没有问题。”

不过CT检查是否该慎重一些,还是值得探讨的。因为现在不少体检套餐中都加入了全身CT检查项目,不少市民对CT辐射不够了解,经常主动要求扫描。如果他们遇到疾病需再次CT检查,多次累积,CT的辐射可能增加他们患上肿瘤的风险。

记者在浙医二院3号楼放射科看到,一楼大厅等待做CT的人不少,其中多是外伤急诊病人,还有肿瘤病人。章伟敏说,现在医院有两台CT机,每天可检查200例,但往往不能满足需求,部分需要提前预约。

正常剂量是安全的

为了研究CT检查的安全性,浙二医务人员做过一项研究。他们用46只大白兔做实验,研究高剂量CT辐射对脾组织的影响。“因为射线对机体腺体组织损伤比其他部位大,而脾脏是机体最大的淋巴组织。”章伟敏说。

模拟人体照射CT,对照的兔子一组进行连续数次照射,另一组进行大剂量多层扫描,还有一组接受正常计量照射。

病理分析结果,接受高曝光剂量的兔子出现脾脏细胞变异,而接受正常剂量的兔子是安全的。“实验说明在非常规扫描次数和高曝光剂量下,CT辐射可能会引起家兔急性脾组织的异常。”章伟敏说,在CT检查下,人体甲状腺和性腺相对最“脆弱”。男性精子和女性卵子在过量照射下会出现畸变异常,多排螺旋CT照射头部,可能引起短暂性脱发。

儿童孕妇慎做CT

章伟敏说,现在CT仪器越来越先进,病人每次的照射剂量都在国家指导标准之内。但辐射的危害是累积的,一年之中都有一个定量。现在只对专业检查人员给出了一个安全定量,对普通人还没有。专家提醒儿童和孕妇应该慎用CT,那些长期处于低辐射工作环境的人以及一年之中已做过CT的病人,接受再次检查时要慎重,可以就诊时主动告诉医生。

章医生碰到过不少这样的病历。8岁的孩子在操场上摔了一跤,父母急忙把他送到急诊室。医生检查后说一切正常,但家长还是坚持:“做一次CT扫描我们才放心。”

目前国际上儿童过度使用CT已成为一大担忧。2001年美国放射医疗杂志上发表了3份报告,强调了儿童放射暴露的癌症危险,指出对儿童需要调整放射剂量。还有一个研究调查了1000次对儿童的CT扫描,总结说扫描用得太多,却只有7%真正有效。该报告的作者、美国儿童国立医疗中心的儿科助教阿塔巴基指出,在许多情况下,医生为轻微受伤的儿童做CT是为减轻来自家长的压力。

怀孕3个月内的孕妇,胚胎处于形成阶段,也不宜接受CT检查。

放射科医生的胸前,都有一个邮票大小的个人剂量检测卡,据医生说里面是粉末状物质。“省疾控中心每3个月把卡片拿回去检测一次,我们工作人员接受的辐射量,都在安全范围之内。”章伟敏说。

医疗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527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医疗事故律师团,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