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申城大小医院双向转诊有阻碍

2012-12-26 18: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医疗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医疗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目前申城多个区县居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松散型的签约,在社区问诊费用优惠,如有需要可通过绿色通道前往上级医院。但对居民来说,实惠举措还不多,预约的专家号有限、涉及的科室有限,为推广“首诊在社区”带来了阻碍。

  “小病留在社区、大病转诊医院”,分级诊疗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之一。上海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申城将完善双向转诊体系,让市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可预约上级医院的专家门诊;居民在大医院里问诊,病情稳定后转至社区康复。转诊通道是否通畅,分级诊疗是否有可改进之处?近日,记者走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进行调查。

  社区“直通”大医院不普及

  社区能否顺畅转诊大医院,直接关乎患者首诊会否选择社区。家住闸北区的周方女士来到彭浦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问诊,医生检查后确定她患上子宫腺肌症。“病虽不要紧,但我们没法看,您还是要去大医院。”周女士犯了愁,去大医院排队挂号起大早着实麻烦。令她欣慰的是,这家中心刚与市中医医院签约,符合转诊要求的患者在社区就能约到大医院专家号。医生登记了周女士的名字,给了她一张市中医医院中医妇科胡国华的号。“下周三勿要排队等号,直接去就行,便当很多。”周女士说。

  但社区直接预约大医院专家并不普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门诊大厅,挂神经内科的患者特别多,刘先生因手发麻来问诊,已排队等候近半小时。“为何不先去社区看?”面对记者发问,他坦率说:“小医院解决不了还要过来,奔波两次更麻烦。”“那社区能转诊上来吗?”回答是“没听说过”。记者获悉,目前申城多个区县居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松散型的签约,在社区问诊费用优惠,如有需要可通过绿色通道前往上级医院。但对居民来说,实惠举措还不多,预约的专家号有限、涉及的科室有限,为推广“首诊在社区”带来了阻碍。

  大医院下转遇床位困境

  反观大医院转小医院,也常遭遇社区床位紧张、转不下去的苦恼。在龙华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内,李先生因脑卒中身体偏瘫,治疗两周后,家人遇到难题:后续康复到哪里去?主治医生无奈告知,“医院与周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有转诊关系,可神经内科床位实在紧张,我们往下转也转不动。”四处打听后,家人最终决定前往一家偏远的小医院。“从家开车半小时,但总算有个落脚点。”李家女儿长舒一口气。

  申城大医院下转的路径一般有三种:自己的分院、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中山医院、华山医院为例,患者接受急症期治疗后,先转往分院,分院治疗一定阶段后再转往社区康复,但每个转诊环节都可能因床位紧俏受阻。在徐家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记者走遍两层病房,发现连加床也没有空闲。负责人说,市中心老年人口多、慢性病患者多、床位周转率低,加上社区床位本身有限,患者提前两三个月才能预约得到床位。

  转诊系统鲜有专科医院

  有效的转诊秩序已在申城初步建立,但记者发现,转诊系统内鲜有三级专科医院。眼耳鼻喉科医院、妇产科医院、肿瘤医院、儿科医院等多家专科医院的门诊显示,患者人群中从社区转诊而来的比例相当小。相关负责人说,“社区通常不会跟专科医院联合结对,但看专科疑难杂症肯定绕不过专科医院。”

  如何完善转诊体系,让转诊通道更加顺畅?专家建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慢性病康复床位,完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二级医院、社区乃至家庭整个“转诊链”。此外,现有转诊还应更“给力”些,具体说来,社区全科医师应增强辨别能力,掌握多种疾病的转诊指征,避免误诊漏诊;同时需对转诊上去的患者及时随访跟踪,安排转回社区相关事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居民“首诊在社区,大病去大医院”。

医疗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870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医疗事故律师团,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