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生走穴须待遇跟进

2013-11-06 17: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医疗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医疗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突破多点执业的困局:工资、待遇安排适应从“单位人”到“社会人”要求;学术发展上,协调医学院校和科研部门为多点执业医师提供更优惠条件;加大对民营医院的扶持力度,给予平等待遇,同时加强监管。

  无暇多点执业咋办?

  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提高全科医生的技术和服务质量,树立居民对基层医生的信心

  “推行多点执业的初衷虽好,但不太切合实际。” 北京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张国晖说,“现在大医院人手都很紧张,医生哪里有时间去多点执业?”

  “我每天早晨7点多到医院,晚上7点左右才走,周末还要去病房看自己负责的病人,忙得"脚打后脑勺",没有精力再出去干活。”一位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工作 3年的眼科博士说, “就连中午有时也没空休息。我们医院不限号,上午病人挂号到11点半才打住。我们4位看普通号的大夫,轮流一人11点去吃饭,12点回来接班,看其他3人剩下的患者,一直看到下午上班。”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某某分析:“大医院为什么这么忙?其实,大医院庞大的患者群中,一半人是不必来的,他们完全可以在基层医院解决问题。”

  “人们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是因为不相信民营或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这是政府鼓励医师多点执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刘某某认为,多点执业就是要打破大医院的人才垄断,让优质医疗资源向下流动,推进我国患者就医回归正常的“金字塔”模式:大量病人沉积在“底座”和“塔身”的基层医疗机构,少数去“塔尖”专科医院。

  “多点执业改革的目标不仅仅是让高端人才流动起来,更重要的是让专家在基层医疗机构组建他的品牌团队,吸引并留住社区患者,实现"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刘某某表示,专家的社区团队负责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筛选出的大病患者转给专家所在的大医院,专家才能有更多时间治疗疑难重症。

  “走出大医院医生忙与无暇多点执业的困境,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提高全科医生的技术和服务质量,树立居民对基层医生的信心。”刘某某说。

  体制障碍如何突破?

  工资、待遇安排适应“社会人”需要,协调医学院校和科研部门提供更优惠的学术发展条件

  事实上,“大医院忙”并未阻挡某些医生“走穴”的脚步。

  记者调查中发现,尽管大医院专家工作繁重,出门诊、做手术、查病房、搞科研、带学生,但仍有一些人利用业余时间,去民营医院出诊,所在单位对此也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免管理过严导致人才跳槽。

  “我去合作医院出诊,院方不仅给我配备助手,每次还都出车接送。手术结束晚了,肯定有热乎乎的饭等着。”一位三甲医院的妇产科专家对记者说,“可在本院,人手少时,我连推产车的活都得干。晚上被叫来医院处理紧急情况时,都得自己打车。中午下手术晚了错过饭点儿,没人管饭。每年的休假待遇,几乎没时间享受,大医院对人才重视不够。”

  既然如此,为什么许多技术好的医生不去申办多点执业,仍然悄悄“走穴”呢?

  “我若申请多点执业,院长能高兴吗?”一位三甲医院“走穴”多年的副主任医师说,“肯定会影响将来职称和职务的晋级。”

  “目前,一名医生的成长及在业界的影响力离不开所在医院提供的平台。”刘某某指出,许多医生“走穴”是靠其在大医院的成就为招牌吸引病患的。一旦他们脱离公职,去民营医院执业,成为“社会人”,其领衔的科研项目就会被叫停,硕导、博导资格也会被取消,因为我国教学、科研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大医院,民营医院几乎都不是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

  此外,现行福利制度也是建立在传统行政单位的体制下。这种资源的行政配置,使得200多万医务人员属于单位资产,而非社会资产。

  在公职意味着科研条件、社会地位和养老保障的情况下,医生当然要顾虑医院的“脸色”。多数人不敢去民营医院,不愿做自由职业者。

  因此,全国医疗机构虽然很多,但技术好的医生基本都集中在公立大医院。人们对民营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与服务长期不信任。

  “尽管多点执业改革遭遇体制障碍,但必须迈出这一步,才能走出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与需求脱节的泥潭。”刘某某认为,政府只要真正重视起来,下决心出台配套措施,就可以突破多点执业的困局。如工资、待遇安排适应从“单位人”到“社会人”要求;学术发展上,协调医学院校和科研部门为多点执业医师提供更优惠条件;加大对民营医院的扶持力度,给予平等待遇,同时加强监管。

  怎么保障患者安全?

  成立医生自助组织,使医生和医院摆脱医患纠纷具体事务。提高医生职业素养,限定多点执业的地点和时间

  北京华景齿科负责人贺某说:“体制的力量虽大,但圈子里的职务、职称不是决定因素,我的客源是靠患者的口口相传。”

  “为什么许多人不公开注册多点执业?编制内和编制外的两头好处都想占是原因之一。”从北京一家公立大医院出来开办牙科诊所后,贺某坦言,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发生转变,更注重技术和服务品质,更敬畏市场的选择,更重视人文关怀,“既看病又看人”。

  “我现在最知道一名患者坐到我的牙椅上,关心最多的是什么医疗质量和安全。”贺某说,医生多点执业是大势所趋,但应有细化的规范,才能将好事做好。

  如何确保多点执业的行医安全和就医安全?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某某认为,英国医生保护协会的做法值得借鉴。据介绍,已有百年历史的英国医生保护协会,是世界最大的医生互助责任保险组织之一,属于非营利性机构,会员遍及英国、新西兰、南非、新加坡及香港地区等。其主要职能有三项:一是医生互助。该协会将会员按期交纳的会费,用于处理医疗赔偿案件。二是解决医患纠纷。帮助医生处理病人投诉,使医生和医院都摆脱具体赔偿事务。三是提高医生职业素养。积极参与对医生的再教育,提高会员的医疗和法律水平。

  王某某建议,已有50万会员的中华医学会,在开展学术交流、培训和考核的同时,可以考虑担当英国医生保护协会这类医生自助组织的责任。

  “多点执业的本质是兼职,兼职前提是不能对本职工作产生影响。” 王某某认为,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紧急情况时随叫随到十分重要,为此应对其多处行医的地点和时间加以限定。

  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医师原则上在同一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内执业,地点不超过3个。此外,还可借鉴美国做法,从多点执业医院回本院的交通时间不超过5小时。

  对于多点执业的时间,英国采取“4+1”模式,即公立医院医生每周5个工作日应有4天在本院,1天可到其他医院行医;日本允许医师每周有1个工作日外出行医。鉴于此,我国多点执业的医师外出时间可限定为每周1个工作日。

医疗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703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医疗事故律师团,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