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多希望医生吃回扣只是传闻

2012-12-26 12: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医疗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医疗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但愿,一切关于回扣的消息仅是传闻。但需要面对的现实是,传闻已足以打击老百姓的信任和信心,这本来是奠基和谐诚信社会必备的基石。医院也可以看做是江湖,江湖流传着很多传闻。医生吃回扣,就是诸多传闻中的一种。传闻流传很广,越来越盛。仅今年上半年,被曝吃回

  但愿,一切关于回扣的消息仅是传闻。但需要面对的现实是,传闻已足以打击老百姓的信任和信心,这本来是奠基和谐诚信社会必备的基石。

  医院也可以看做是江湖,江湖流传着很多传闻。医生吃回扣,就是诸多传闻中的一种。

  传闻流传很广,越来越盛。仅今年上半年,被曝吃回扣的医生人数达百名之众的,就有2月份的浙江5家医院,4月份的南京3家医院,以及最近的,温州的2家医院。平均每两个月一起。而且,传说回回都有鼻子有眼。网上的清单,都明确包括了回扣发生的时间、当事医生姓名、工作的具体场所、回扣药品的名称数量、回扣数额等。

  另外的一个传闻:将医药回扣作为成本打入药品或器械的价格之中,已成为医药行业公开的秘密。一般药品的回扣在10%-30%;医疗器械,高的单笔回扣就可能达几十万。

  一切只是传闻。法治社会,是要靠证据说话的。于是,在温州回扣事件中,当事的院方开始自查了,就像在之前若干次回扣事件中医院所做的那样。调查后院方保证: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他们给出的调查证据是:“到目前为止,所有临床医生均否认收受回扣”,另外一家医院则称“回扣问题不存在”。

  这样的调查有点喜剧意味。原来,证据不能是举报者的A4纸,也不能靠网上贴出的复印件,但是,可以是当事人的自我否认。

  证据果然很有江湖特色,法律于是成了院方和医生高举的盾牌——不是谁主张谁举证吗?请举报者有胆站出来。

  我们能侥幸风闻一些传闻,靠的全是偶然。比如,行贿医药公司的某位离职员工;或者,某位行赌者粗心大意遗失了笔记本。我们曾经有过实名举报的医生,比如当选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胡卫民、湘雅医院的陈玉祥教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张曙、四川开江县人民医院的肖启伟医生,举报事件后有的辞职,有的背井离乡,有的遭受威胁,有的甚至妻离子散。这些不是传闻,是沉重的事实。

  事实还有。7元一支的“疏血通”卖到45元,43元的“醒脑静”被医院卖到了76元。当老百姓承受着这样离奇的价格时,难道这只是医院的“家务事”?当那些涉嫌收受回扣的医生一概无辜地摇头时,法律是否可以另辟通道,从对那些涉嫌行贿的公司调查入手?

  2008年发布的《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了医生吃回扣以受贿罪论处。但是,如果对出现的苗头缺乏严厉的追究手段,那么,制度只是“守株待兔”故事中那个懒惰的猎人而已。

  但愿,一切关于回扣的消息仅是传闻。但需要面对的现实是,传闻已足以打击老百姓的信任和信心,这本来是奠基和谐诚信社会必备的基石。

医疗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731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医疗事故律师团,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