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农妇看病疑被镇卫生所输入20支镇静剂后身亡

2013-10-12 10: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医疗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医疗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农妇输下20支镇静剂后身亡事发会宁县会师镇家属怀疑是镇卫生院用药超量所致10月4日,会宁县会师镇梢岔村村民杨岁芳因精神烦躁到会师镇卫生院住院治疗,6日晚杨突然病危并于7日晚转院至会宁县医院,9日下午杨岁芳不治身亡。面对妻子的突然病逝,杨岁芳的丈夫张宏认为

  农妇输下20支镇静剂后身亡

  事发会宁县会师镇 家属怀疑是镇卫生院用药超量所致

  10月4日,会宁县会师镇梢岔村村民杨某某因精神烦躁到会师镇卫生院住院治疗,6日晚杨突然病危并于7日晚转院至会宁县医院,9日下午杨某某不治身亡。面对妻子的突然病逝,杨某某的丈夫张某认为是镇卫生院一天给妻子用了20支镇静剂,所用药物超量所致,并提出了诸多质疑。

  事故 农妇输液后不治身亡

  10月10日,张某向本报反映称,其妻杨某某以前并无精神病史,今年初,其长子外出打工后,杨某某思子心切导致精神烦躁、抑郁,常自言自语。国庆节之前,张某曾带着妻子到会师镇卫生院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10月4日,他给妻子在镇卫生院办理了入院手续。6日上午,医师南某给杨某某开了13支氯丙嗪(每支25MK),7支异丙嗪(每支50MK),两药为复合镇静剂。上午9时许,大夫给杨某某开始输液,直至当晚6时许才输液完毕。输完液后,之前还比较清醒的杨某某已经变得意识模糊,脸上出现了青斑、红斑。第二天,杨的病情没有好转,晚7时许,家属认为病人有危险,遂将其转至会宁县人民医院治疗。9日下午4时许,杨不治身亡。

  10日下午,记者在会宁县医院见到杨某某的丈夫张某时,他正沉浸在亡妻的巨大悲痛中。张某称,其妻杨某某此前身体健康,7日病危转院至会宁县医院时,县医院的大夫曾对张某说病人是“药物中毒”。9日下午,杨不治身亡后,张某想起了6日妻子发病前会师镇卫生院给妻子用的20支镇静剂。后来,张某向一些医学人士咨询后得知,作为强力镇静剂,医生一般在氯丙嗪的用量方面会慎之又慎,一次性使用13支氯丙嗪,并加上7支异丙嗪,用量明显超量,张某怀疑其妻的死亡是会师镇卫生院超量使用镇静剂所致。

  家属 怀疑卫生院伪造病历

  另据张某讲,杨某某病危转院后,他们曾连续两天找会师镇卫生院,但对方一直不出具医院病历资料。9日晚病人死亡后,卫生院的负责人让张某的一位亲戚从卫生院收费处借了500元现金,用于张某处理后事。10日上午,会师镇卫生院出具了所有的医院病历资料,而张某认为这些用钢笔写就的病历资料已与其之前看到的圆珠笔写的病历资料完全不同,并且上面医师南某的几次签字笔迹明显不一样。同时,病历的记录添加了许多家属都不知情的内容,张某指着病历摘要上“患者因躁狂情感障碍五年,失眠三天后入院”的记录称,杨某某今年之前并无精神病史,何来“患者因躁狂情感障碍五年”之说?张某认为这是会师镇卫生院为逃脱责任伪造了份假病历。

  卫生院 治疗方案没有问题

  10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会宁县人民医院内二科采访时,医护人员均不愿接受采访,并不允许家属看死者的入院病历。10月11日上午,记者采访了会师镇卫生院负责人庞某某。庞某某称,杨某某入院时就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因病人在治疗时情绪烦躁不予配合,其他的疾病并未检查清楚。6日使用氯丙嗪及异丙嗪等药物并非南大夫一人的决定,而是卫生院住院部所有大夫会诊后根据《使用内科学》制定的治疗方案,这种治疗方案带有普遍性,并且没有任何问题。对于杨某某死亡一事,庞某某称他也想不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是个体差异。对于家属提出的伪造死者病历一说,庞某某称绝对不可能,上面的病人病史记录都是病人所述,大夫或医院绝对不可能随意改动。

  记者采访结束时,张某称,他已将妻子死亡的事上报会宁县卫生局。

医疗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510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医疗事故律师团,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