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消费者要善于维权 汽车纠纷诉由选择是成败的关键

2019-08-27 23: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对已经买车的消费者来说,有车的烦恼其实和没车的烦恼一样多。发生纠纷后,消费者要善于积极维权,但不要过度维权。购车时,最好能够使用《上海市汽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来签订汽车购销合同。买过车的人都有经验,购车合同写得比较简单,一般也不太注意详

  对已经买车的消费者来说,有车的烦恼其实和没车的烦恼一样多。发生纠纷后,消费者要善于积极维权,但不要过度维权。

  “购车时,最好能够使用《上海市汽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来签订汽车购销合同。”

  买过车的人都有经验,购车合同写得比较简单,一般也不太注意详细细节,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就不能占据有利位置。

  相对于出台近10年的《消法》和《产品质量法》,2004年出台的这个合同示范文本,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内容上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它规定了车辆在行驶一年或2万公里以内,同一严重安全故障累计修理两次未排除故障的,车主可以要求退车。在其他情况下,汽车总成累计修理两次仍不能使用或者累计修理5次以上仍不能正常行驶的,车主就有权要求退车或换车。但如果不用这个合同,消费者想要维护自身权益,要求退车或换车是比较困难的。

  “消费者可以保留经销商的一些宣传手册和广告,甚至名片,一旦发生纠纷,这些会成为有利的证据。”‘买车时,消费者也要做个有心人,保存好相关凭证。如购车合同、发票、汽车使用手册,甚至名片等。

  同时,消费者还可以留意汽车经销商的一些宣传手册和广告,因为销售商为了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车辆,会在广告或宣传手册上打出一些非常诱人的条件,一旦发生纠纷,这些宣传手册或广告就会成为非常有利的证据。

  因为在《消法》和《产品质量法》中规定,如果汽车与宣传手册或广告宣传有出入,可以将此类汽车视为有缺陷的产品,而消费者就有权利要求退换车辆。如果是进口车辆,还应有车辆进口证明和车辆商检合格证明。‘

  “最好以书面方式与厂商交涉,并保存协商的书面文件,以避免厂商赖账。”

  当与销售商发生纠纷后,消费者最好以书面方式与销售商或者制造商进行交涉,并保存协商、交涉的往来书面文件,传真。

  这是为了尽可能避免某些销售商“赖账”,否认之前所作的一些承诺等行为,使得消费者处于被动。必要时消费者也可以进行录音,以利于固定证据。

  曾经有位车主的车多次修理都不能解决问题。在维修过程中,维修商曾经表示该车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且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也不到位。但后来该修理商又拒不承认车辆有问题,于是,那位车主就拿出当时的手机录音,成为了非常有利的证据。

  此外,车主应当保存好汽车保险合同及保单,一旦发生汽车事故等,车主可以向厂商进行交涉,同时也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要求理赔。[page]

  “保险公司在消费者投保、签订合同时,未尽明确说明或主动提示的义务,免责条款就无效。”

  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消费者一般都不会太在意免责条款。但当消费者的车出现问题向保险公司理赔时,却会发生因为有免责条款而不能理赔的情况。对此,消费者不用过于担心。

  虽然保险公司在合同中规定免责条款,但是根据《保险法》中的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对免责条款有充分明确说明的义务,以及一个提醒消费者注意的义务。

  如果保险公司在消费者投保、签订合同时,未尽明确说明或主动提示的义务,该免责条款就被视为是无效的。即使消费者与保险公司或销售商针对某些保险条款有歧义,司法机关也会作出有利于消费者的解释。

  “诉由的选择对案件的成败至关重要。”

  车主如果通过律师提起诉讼,在选择诉由方面,要认真考虑。原因在于,在汽车质量维权纠纷中,诉由可以选择侵权之诉,也可以选择合同之诉。

  选择侵权之诉的,可以将汽车销售商和制造商列为共同被告,法院适用《产品质量法》进行审理。其优势是被告不单一,确定判罚后执行起来较有利;但其缺点是对于消费者的举证规格较高,需要消费者证明车辆出现问题后造成车主那些损失等。而选择合同之诉的,则只能列汽车销售商为被告,法院适用《合同法》进行审理,但执行起来比较不易,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其举证规格要求较低。

  由于诉由的选择对案件的成败至关重要,且鉴于车主对法律规定和诉讼程序了解有限,车主最好能聘请有汽车纠纷处理经验的律师代理诉讼或仲裁,同时也可以要求律师对一些消费者不能拿到的证据进行调查取证。

  出于消费者希望在购买或使用汽车过程中获得专业人士指导的强烈需求,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公室发起“一堂课”工程并在2007年正式启动,旨在为上海普通市民提供汽车消费和用车指导,构筑一个专家指导、车主互动的平台,打造上海第一个公益性专家汽车知识讲堂。

  《专家面对面·汽车知识大讲堂》从今年1月份开始启动,主办方将邀请多位专家与广大车主进行面对面交流,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和专业办的相关专家及媒体监督单位,组织消费者对汽车购买、使用、维修及维权开展消费体验活动。“汽车知识大讲堂”全部课程免费向公众开放,每月开展一次,其中4堂课以沙龙形式开展,每次开课持续两小时左右,特邀汽车专家就时下车主关心的话题进行经验传递。与此同时,还将结合“汽车消费体验活动”,为广大学员提供户外体验机会。 来源:车时代周刊[page]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557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