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电视购物被骗,消费者怎么维权?

2012-12-28 13: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导读:现在电视购物发达,而且电视购物的广告往往非常具有诱惑力,可是很多消费者通过电视购物买了东西后,不是发现广告言过其实就是产品根本不能用,遇到这种情况许多消费者是无所适从,自认倒霉。其实这种情况是典型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

  导读:现在电视购物发达,而且电视购物的广告往往非常具有诱惑力,可是很多消费者通过电视购物买了东西后,不是发现广告言过其实就是产品根本不能用,遇到这种情况许多消费者是无所适从,自认倒霉。其实这种情况是典型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应该怎么维权呢?

  一、找谁维权?搞清楚找谁维权是维权行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

  《广告法》第38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综上,承担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的主体和条件具体如下:

  首先,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主——“产品销售者”。

  其次,若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广告公司”和“电视台”明知或应知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与广告主一起承担连带责任。

  再次,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广告公司”和“电视台”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最后,若有社会组织在虚假广告中推荐产品的,承担连带责任。

  二、通过什么渠道维权?找准维权渠道是及时、有效维权的重要保障。

  消协的维权作用到底多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消协可以参与行政监督、检查;向行政部门反映、建议;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支持诉讼;通过传媒揭露、批评等。根据该法规定,消协并没有行政执法权,也无最终裁决权,对纠纷只能进行调解,即使达成了调解协议,该协议也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因此,当消费者通过消协无法及时维权时,应当及时调整维权途径。

  工商、质检、公安部门的维权作用有多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上述部门作为行政执法单位,有权对虚假广告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此类机关处罚措施,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直接的赔偿。对于消费者受到的损失,上述执法机关只能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消费者还得通过诉讼解决。

  法院的维权效果怎样?法院作为消费者民事权利的最后保障,当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起诉相关侵权主体,以达到维权目的。同时,法院的生效裁决也是终局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但诉讼维权的缺点是程序复杂,诉讼周期较长。但在其他途径都无法有效维权的情况下,诉讼维权不失为最有效的维权方式。

  三、怎样搜集维权证据?正确、及时地搜集证据,并有效地进行财产保全是维权成功的重要依据和保证。

  在维权过程中,有些消费者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往往都是直接和广告主或发布者接触,要求维权。其实这样的方式并不可取,因为,这样等于告诉侵权主体“我要维权了”,狡猾的侵权人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删除了虚假广告内容,甚至于人间蒸发,反而不利于有效维权。正确的方法是,一旦发现侵权,首先要做的是尽快保全相关证据。比如:录制虚假广告的电视节目;找到购物发票或合同;找到汇款凭证等。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冻结、扣押侵权人的相关财产,以防侵权人人间蒸发。

  当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工作都做好后,再通过有效的维权渠道进行维权,这样一方面为维权提供了充分的证据;一方面也保证了赔偿能得到有效执行。

  四、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跪地,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主要有:继续履行、双倍损害赔偿、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等,消费者应依具体情况依法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行使请求权。

  解决上述四个问题,电视购物受欺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能得到有效的维护。有效的维权不仅能有效地打击虚假广告的责任人,也能有效地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如果您想知道更多关于消费者维权的知识,小编为您推荐:

消费者如何维权?应该怎么去做?

消费者的投诉方式,消费者怎么投诉?

2012年最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330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