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揭黑!短信陷阱案例全曝光

2019-08-23 03: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建议所有拥有手机,或即将买手机的人,为了自已的利益,把下文一字一字看完……去年,我已在星星发表了一个关于免费发短信的各类软件的黑幕所在。而事实上的sms(即短信)的黑幕远不止于此,今天,我终于有空坐下来,把其中的一些让你感觉平常却实际触目惊心
建议所有拥有手机,或即将买手机的人,为了自已的利益,把下文一字一字看完……
去年,我已在星星发表了一个关于免费发短信的各类软件的黑幕所在。而事实上的sms(即短信)的黑幕远不止于此,今天,我终于有空坐下来,把其中的一些让你感觉平常却实际触目惊心的事情告诉你们,让你们知道sms为什么是抢钱的最佳方式!
数据:2004年互联网全国总收入中,74%来源于网站嫁接了短信业务。手机短信如何让这些商家如此疯狂的敛财?不就一些手机文本短信嘛,为什么居然是现在的it界第一收入来源?
本人josou,去年从事于中国某大型门户网站(中国三大门户之一),于去年底辞职走人,现从事图书事业,不再跨进it行业半步,特别是无线行业中的sms短信业,一个字,黑!
本人的数据,经我的手开发维护的该网站所在公司的sp(短信服务提供商)的网关收发平台,去年一年赚了中国手机用户共1.8亿元!绝对包括龙族中的部份兄弟,用“赚”是客气话,实际是“抢”或“骗”!
你们一定开始奇怪:手机在我手里,每个月话费我交给移动公司,一个第三方公司怎么抢我的钱啊?别急,听我细细道来!
第一阶段:抢
实际就是sp公司的早期发家阶段,这一阶段最为疯狂!而招数也最为简单直接,但各位并非行内人,并不知就里。
先讲一下移动(或联通)这个公司,这两个叫运营商,能发手机短信的平台被这两个运营商所垄断,大家用手机写短信或收短信,都是移动或联通的一个系统作为中转平台,各位的手机是终端,打个简单的比方,移动和联通是服务器,而大家的手机是终端pc,这就好理解了。
不知从哪一年起,运营商把这个短信垄断权开始解冻,允许一些公司获得移动或联通的认证,分配给每个sp一个端口,你收到的短信显示什么号码,那个号码就是端口。然后接入这个中转平台,于是,这些公司也具备了短信中心的能力。也就是说,获得了抢钱的资历!
于是这些sp设计一些短信产品服务,比如叫“精彩新闻”,只要你发短信“a”到它的端口号,比如“55188”,那么就相当于你采用了它的服务,而运营商也承认了这个服务,那么移动和联通就代sp向手机用户收服务器,比如8元。
如果是正规操作,应是你主动用手机发a到55188才算开通服务,那么移动联通就会从你的手机费中扣去8元(这8元实质上是运营商跟sp分赃)。
这个流程是正当的,因为是用户知情的情况下主动申请开通的,那么扣这8元也是天经地义,无话可说。
可是大家知道短信就那么70个字,用来看新闻基本看不到什么,所以会主动去订这个服务的人不多。那这样的话,sp的如意发财梦就做不下去了,怎么办呢?————好,抢开始了!
早期的移动公司短信平台bug很多,全被sp钻了空子!sp偷偷的,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向你的手机账号发了一个计费数据包,移动收到这个包在早期是不会跟用户作确认的,于是直接扣钱,那时候用户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一个月被sp偷偷扣掉了8元钱,他却混然不知!一个用户偷扣8元,如果是1万个用户呢?8万元!10万个用户呢?80万!100万个用户呢?800万!一个月800万,一年呢?....这只是一个服务,如果sp同时在几个服务上用这一招,一年几个亿不成问题!而用户的投诉率却少得可怜!
那时,广州的x龙公司最深谙此道,用这个方法迅速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sp!新l看到有机可图,巨资收购x龙公司,那一年,新l在短信服务这一块,一个季度收入为7000万美金!......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这个抢的时期,是由于手机普及不久,大家对话费减少如果不是很大的话,一般都不太敏感,导致了这场sp的大掠夺!而这些只有业界的人才知道,而作为受害者的手机用户,却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抢了,他们连讯龙是什么公司都不知道......[page]
第二阶段:骗
渐渐的,用户的维权意识上来了,学会频密地查话费了,消费者委员会给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巨大的压力,sp想偷抢已困难。但他们不甘心就此结束暴富。他们的第二招很快成型!
这时候,中国移动和联通的整治行为是建立在制度上的,在技术上,那个中转短信平台还没有完成升级,这给sp很大的可趁之机!
移动的制度如下:任何sp不得在用户没有主动发短信确认的情况下,单方面进行计费(业界叫反向绑定手机),否则扣除该sp的当月收入,严重者吊销证书,关闭sms端口!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724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