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欺诈5000元后果

2021-07-04 15: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大部分人都是踏踏实实上班赚钱的,但有些人总是想不劳而获,可能会通过一些不合理的手段欺诈别人的,这个是犯法的,当然欺诈的金额不同,所受到的处罚也是不一样的,那么欺诈5000元后果?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相关内容。

  一、欺诈5000元后果

  欺诈5000属于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欺诈5000元后果

  二、民事欺诈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国没有欺诈罪,欺诈到一定金额就是刑事的诈骗罪,如果是合同方面的会构成合同诈骗罪。。

  依据诈骗罪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的,属于刑法中数额较大的情形,应该立案进行侦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三、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怎么区分

  一是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方法,旨在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交易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而诈骗罪实施欺骗的目的是让对方陷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从而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是民事欺诈行为人在签订合同之后,总会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履行合同;诈骗行为人根本无履行诚意或履行能力,即使有一点履行合同的行为,也是象征性的“虚晃一枪”。

  三是民事欺诈行为人为了减轻责任可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辩解,但不会逃避承担责任;而诈骗行为人则是要使自己逃避承担责任,最终使对方遭受损失。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欺诈5000元后果的相关内容。不论是欺诈还是诈骗,都是不合法的,我们不仅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平时也要多学习一些防诈骗方面的知识,还要把它普及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避免让更多的人受骗。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129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