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高档美容院用过期面膜?业内人士曝行业四大猫腻

2019-08-06 14:2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装修华丽的高档美容中心竟使用过期面膜;号称专用的美容产品竟是从小店买来再单独灌装;部分高价产品外包装居然没有一个中文。美容行业的种种谜团,让不少消费者叫苦不迭。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不管是高档美容会所还是街头美容美发小店,都存在不少不规范的现

  装修华丽的高档美容中心竟使用过期面膜;号称专用的美容产品竟是从小店买来再单独灌装;部分高价产品外包装居然没有一个中文。美容行业的种种谜团,让不少消费者叫苦不迭。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不管是高档美容会所还是街头美容美发小店,都存在不少不规范的现象。对此,上海市美容美发行业协会会长黎家信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1

  读者投诉

  高档美容中心用过期面膜

  近日,读者刘小姐致电本报114新闻热线反映,她在梅龙镇广场9楼现代美容中心护肤时,意外发现敷在脸上的面膜竟是过期产品。“我是8月15日去护肤的,但那张面膜的使用日期只到7月1日。 ”

  刘小姐回忆,她发现面膜过期后,立刻找来经理投诉,但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答复。刘小姐要退卡并退款,也遭到现代美容中心敷衍拖延。刘小姐说,美容行业的混乱现象让她看不懂。

  2

  相关回应

  两份传真未作解释

  记者致电现代美容中心,一名姓初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中心正在调查此事,由于当事人放假一时联系不到,所以拖到现在。“据我了解,我们是不会使用过期产品的。”初女士表示。但究竟何时能有调查结果,这名负责人却语焉不详。

  8月25日和8月31日,经营现代美容中心的上海贝倚美容有限公司给本报发来两份内容相同的传真,均写着:已经及时与香港总部联系,总部正对此事进行核实跟进。但截至记者发稿时,该公司并没有承认是否给顾客使用过期面膜,也未予以否认。

  3

  记者调查

  产品不标中文更显高档?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顾客走进美容院做护理,很少有机会真正搞清楚自己使用的到底是什么产品。

  家住普陀大华的陈小姐说,她常在办卡时看到一套所谓进口精油,包装盒上全是外文。 “后来每次使用,都是由美容师取出来,用完再由她们收起来。 ”陈小姐说,美容院介绍的时候称,这些是全进口产品,所以没有中文。 “有中文,就显示不出身份了。 ”陈小姐说,有推销员甚至这样介绍。

  4

  业内揭秘

  为了解美容院的种种内幕,记者近日采访了一名在美容行业从业10多年的业内人士伶伶。伶伶今年30岁,曾经营一家美容院近三年,她向记者揭开了美容行业的四大猫腻。

  包装——以次充好

  伶伶告诉记者,在美容院里,护肤品都装在精美的小瓶里,但事实上,很多小瓶里的产品都是由大包装灌装而成的。 “不少都是从城隍庙或者广东路美容一条街上批发来的,然后再回去灌进小瓶内。 ”伶伶说。[page]

  在伶伶陪同下,记者近日来到城隍庙小商品市场一家化妆品店。一名店员坐在收银台前,另一名店员负责向顾客推荐。指着一款按摩膏,不到20岁的店员介绍说,“白色胶袋,500克一袋,至少可以用50次。 ”店员强调,批发价8元一袋,这款按摩膏大多是直接销给美容院的。

  看到顾客对质量有些迟疑,店员拍着胸脯保证说:“只要不是特别敏感的肤质,肯定出不了问题的。 ”

  除了按摩膏,记者发现洗面奶、软膜粉等也可以批发,客户主要是美容院。一家化妆品店的老板告诉记者,美容院还经常会推销一些生僻品牌的护肤产品,号称是从法国、瑞士、英国进口的。美容师们会称之为高端产品,并只面向美容院直销。 “大包装灌制小包装,这是美容美发行业几乎人人皆知的手法。 ”伶伶说。

  产品——鱼目混珠

  伴随“精油开背”风行,不少美容院都打出“纯精油按摩”的招牌,招揽客户进行各种体验。但伶伶告诉记者,为了节约成本,很多美容院里用的精油几乎都是化学合成品,有的甚至就是大豆油加点香精。

  精油号称液体黄金,在国外是奢侈品,3000至5000公斤的玫瑰花只能提炼出1公斤的玫瑰精油。据了解,目前在上海,每50ml小瓶装的纯玫瑰精油价格基本上都在1500元以上,即便是批发也不可能低于这个价格。这是绝大多数美容院都不能接受的价格,因此,市场上用化学合成的廉价“假精油”就有了生存空间。

  同样在小商品批发市场,一瓶50毫升的薰衣草香味精油零售价为20元,批发价可打五折。据店员介绍,每天的出货量不少于1000瓶。

  “为了让‘精油’更像‘精油’,后来一些美容院想出了用大豆油取代的方法。同样都是油,遇水不会化开,再添点芳香剂,味道也还可以。 ”伶伶说,“好在大豆油还算是植物油,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

  除了精油,精华素也可以自制。“最简单也是常用的方法就是自来水加点花露水。 ”伶伶说。

  人员——滥竽充数

  众多美容院为了招揽顾客,纷纷亮出聘有“高级(特级)美容师”的招牌,对于这些美容师,他们中大多数只是参加过美容短期速成班,更有甚者,是在进了美容院之后,再跟着其他员工自学的。“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非常普遍,只有技术的纵向传授,缺乏横向交流。 ”伶伶说。

  “只要记住有些什么步骤就可以了呀,这个行业都是熟能生巧的。 ”多家美容院的老板对于员工的资质培训看得并不是那么重要。[page]

  存货——暗中盗用

  伶伶告诉记者,不少美容院拉到新顾客,会以推出新项目的名义邀请顾客优惠体验。而使用的产品很可能就是会员存放在美容院的产品。

  “很多人购买了套餐后,要分多次使用,这些产品就暂时存放美容院,被人盗用顾客根本不知道。 ”伶伶说,体验价一般都很便宜,美容院不可能为了一个要体验的顾客打开一套全新产品。

  伶伶举例说,买一套精油护理的脐疗套餐需要2000元,包含10次护理。而一般体验价格是280元,如果美容师从多名顾客存放的套餐里都偷偷倒一点出来,根本看不出来,钱就这样不知不觉被美容院赚走了。

  据了解,少数正规的美容店在容器上都会做刻度,以防止顾客暗中吃亏。

  5

  相关说法

  商场:将加强监督

  “要让顾客第一时间找到投诉的渠道。”上海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营运部副经理滕女士告诉记者,针对广场内商家多的特点,他们定制了多块消费提醒警示牌和投诉电话告示牌。

  滕女士表示,该公司接到顾客反映,广场内部分商家有拉客行为后,公司十分重视,立刻召集所有商户开会,通报了这种情况,并提醒所有商户注意。滕女士说,有了商业管理公司进行监督约束,能更好地促使美容企业自律。

  记者调查中发现,金太子美容美发中心在每个座位前都贴了公示,标上了公司投诉电话和12315投诉热线,并提示消费者碰到纠纷的投诉流程。 “这样顾客如果觉得服务不满意,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解决途径。”一名相关负责人透露。

  协会:无中文标识不合规定

  上海市美容美发行业协会会长黎家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容行业的确存在以免费体验的名义到街头拉客等不规范的现象。 “我们协会也经常接到类似投诉。”黎家信承认,推销员使用种种手段,最后都是为了说服顾客买消费卡。

  黎家信称,按法律规定,进口美容产品必须通过卫生部门检验合格,并标明相关中文标识。 “我们对协会下属1000多家美容美发企业都有这些要求。”黎家信告诉记者,现在不良商家的花招很多,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071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