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超市促销时虚报食品原价

2019-10-01 05: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来电咨询: 上个月,我因看到报纸上的一则超市促销广告,称某食品每袋原价7.90元,促销价为每袋5.80元,因受到诱惑,于是第二天自己便到该超市购买了该食品20袋,价款共计116元。原以为这样自己一下子就省了42元,可后来从一朋友处得知该食品的本来价格是每袋5.90元,当时朋友还拿出了购物小票让我看,我才明白原来该食品每袋才便宜了0.10元。请问,超市的这种行为是否已构成欺诈?我能否向超市和该食品的生产商主张 1+1赔偿?

  河南文丰律师事务所牛红波解答:超市的此种销售行为已构成价格欺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本案中,超市通过抬高商品原先的价格,故意给消费者造成假象,进而误导消费者以达到自己促销的目的,这种行为已经对消费者构成了欺诈。

  你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向超市主张1+1赔偿,即要求超市在返还购物款的基础上增加购物款一倍的赔偿数额,但不应向食品的生产商进行主张。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欺诈赔偿主体是商品的经营者,而在本案中,食品生产商并不是你消费行为相对应的经营者,其只是和超市存在有供销合同关系,超市的自主经营行为与其无关,所以该食品的生产商在本事件中不应承担商品价格欺诈的责任,你只能向超市主张要求赔偿。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一款:“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第十九条第一款:“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789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