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超市里也有“短斤少两”

2019-09-30 22:2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苏州的吴女士和宋先生,在超市里买米时,都遇到短斤少两的问题,而据调查不少超市都存在这种现象。

 

  去菜场买菜,小摊小贩会玩“鬼秤”短斤少两,对此许多市民都会有所提防;去超市购物,很少有市民有复秤的习惯。然而,超市里也会短斤少两,有时,短斤少两的分量甚至让人瞠目结舌。

  现象一

  一斤半的米少了三两顾客连呼“没想到”

  今年2月9日上午,市民吴女士来到西中市的好又多超市购物。看到超市销售的散装黑米挺不错,每斤要8元,于是她决定买1斤半。工作人员按照她的要求,很快将米称好,并向她收取了12元。付完钱后,拎着米袋的吴女士却感觉有点不对劲。难道超市里的秤也会有问题?带着疑问,她拎着米找到超市边上一家羊肉店,让店主帮忙复秤一下。当她把米放到电子秤上后,称出来的读数让她傻眼了,原来袋中的米只有600克,整整少了3两。“一斤半的东西正好少了3两,看来他们的电子秤是8两秤。 ”吴女士说,她当即提着米找到超市,指出他们的秤有问题。超市一位负责人连忙表示,是他们不小心称错了,他们可以把多收的2.4元钱退还给她。虽然此后吴女士与超市负责人进行了交涉,但对方态度却很强硬,表示只肯退她2.4元。

  吴女士遂向苏州市消保委进行了投诉。随后工商部门进行了调查,最终,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条款,对超市作出了“退一赔一”的处理,要求超市共赔偿吴女士24元。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吴女士比较满意,不过,也让她多了个心眼,以后去超市购物时,也得小心点了,他们的秤原来也并不可靠。

  专家点评

  超市的秤总体情况较好不排除个别有问题

  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林建平处长表示,对于苏州市区各大超市里的电子秤,每年年底,他们都要集中进行检测和鉴定,根据平时抽查的情况来看,苏州市区各大超市电子秤的计量标准情况总体来说还比较好,没有发现故意作弊的超市。林处长说,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超市或商家的电子秤因为超过鉴定的有效期,或者因为损坏,而导致计量的错误或不准。因此,广大市民在超市购物时,自己也要有维权意识,如果发现超市里的电子秤有可疑之处,可及时向管理部门投诉。

  现象二

  定量包装商品不准确25公斤大米缩水2公斤

  市民宋先生在市区一家超市购买了一袋东北大米,并按照外包装上标识的重量25公斤付了米钱。回到家后称了一下,这才发现,大米整整少了2公斤!刚开始,他还觉得是不是家里的秤不够准,于是他借用了小区外一家废品收购站的秤,结果还是少了2公斤。当他找到超市交涉时,超市一位负责人表示,那些大米是厂家直供的,不是他们的问题,不过,超市最后还是补偿了他2公斤重的米。[page]

  记者经过调查了解到,许多消费者对超市出售的定量包装商品“缩水”情况并不知情。更很少有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会将那些袋装的定量商品进行重新过秤。而袋装大米、海鲜干货等定量商品,都是短斤少两的“大户”。

  专家点评

  定量包装商品“缩水”问题比较明显

  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林建平处长说,在他们平时的检查中,定量包装商品短斤少两情况比较常见,比如有的消费者去超市里购买大米,标注10公斤一袋,但回家后复秤一下,会发现它根本没有10公斤。此外,还有超市自己分装的食品,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根据他们对超市定量包装商品的检查发现,差不多有10%左右的定量包装商品被查出不合格。对此,他们会责令超市进行整改。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定量包装商品时,也不能过于迷信上面的数字,有必要时,可以重新找秤称一下,做到消费时明明白白,心中有数。

  网友互动

  网友“不会游泳的鱼”:在超市里买整袋的商品,还真的都没称过,以后要注意一下了,谢谢晚报的提醒。

  网友“云涵”:我以前做过营业员,所以平时会注意这样的问题。电子秤上如果有托盘,我会注意看下有没有去皮。经常会发现有类似的错误。

  网友“蛙眼看天”:没试过,一方面家里没秤,另一方面,顾客带杆秤现场称,有点难度。想到一个验秤是不是很准的简易好办法,可将自己的手机、钥匙、眼镜、手表等这些随身带的东西称重一下,记住重量,到超市时,放他们电子秤上一称,看显示结果,可以验验他们的秤是不是准。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448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