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预付式消费是否安全可靠?揭秘商家背后玄机

2013-10-30 15: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店面停业关门无人担责、买卡容易退卡难、商家转让折扣缩水、霸王条款限制多……近年来,预付式消费在方便消费者,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部分商家在收取消费者预付款后,在有效期内不能兑现承诺,甚至一...

  店面停业关门无人担责、买卡容易退卡难、商家转让折扣缩水、霸王条款限制多……近年来,预付式消费在方便消费者,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部分商家在收取消费者预付款后,在有效期内不能兑现承诺,甚至一走了事等情况,致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记者从市消保委了解到,1~10月份受理投诉案件中,预付费式消费所引发的投诉多达57件,其表现形式亦越来越多。市消保委近日发布2013年第7号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谨慎选择预付费式消费。

  停业关门无人担责

  记者了解到,预付式消费是指消费者向商家先行支付一定费用后,按照约定的方式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一种消费方式。

  在市消保委总结的投诉中,有消费者反映花钱买卡,可时隔不久,办卡的商家却“人间蒸发”。但由于预付式消费具有先付款、再消费的特点,消费者一旦遇到商家欺诈,或经营不善倒闭、恶意卷款潜逃等,往往无法及时挽回损失。

  对此,市消保委建议,消费者要适度消费防范风险。应根据实际需要,科学理性购买、充值预付式消费卡,每次充值金额不宜过多;谨慎选择预付额度过高、服务周期过长的预付式消费,以避免遭遇商家因经营不善倒闭、逃逸等不确定情况,造成个人损失。

  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由于预付式消费周期往往较长,而商家的服务质量常常难以持之以恒。有的消费者花钱办理了打折卡,但在使用时却发现商家还附加有各种限制规定,很多自己真正需要消费的项目并不在打折优惠之列。

  对此,市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式消费前,先要考察一下商家的信誉,尽量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经营状况良好的商家,不要因为商家的优惠幅度或者促销等原因而忽略了潜在的风险。

  买卡容易退卡难

  在预付消费过程中,很多消费者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经营者在推销预付性商品或服务时,往往讲得“天花乱坠”,可是消费者一旦提出解除约定,要求退还钱款时,经营者就会利用“最终解释权”给消费者维权设置重重障碍。

  对此,市消保委建议,在购买预付卡时,消费者要仔细阅读有关预付式消费的合同或章程,详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注意其中限制消费者行为的规定。对没有合同或预付式消费卡面上约定过于简单的,要另行签订详细、明确的书面合同;合同中应明确预付式消费卡的名称、种类、功能、使用范围,退款、挂失等方式、收费项目和标准、双方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细节,特别要注意终止服务、转让等限制性条款。

  商家转让折扣缩水

  近日,消费者王先生花580元在某健身会馆办了1张一年期的会员卡,只去过3次。后来经营者来电话称所租房屋到期了,要把消费者转移到总店。

  第二天,王先生到总店后,却发现上课环境与课程安排与自己的要求完全不同,没有可以上的课程,便要求退卡。但被告知,退卡没有问题,但是必须原价扣除消费者已享受健身服务的费用(办卡时享受的优惠)。

  市消保委分析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购买预付卡时,往往很难知道商家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当发卡商家因某些原因发生变故,让消费者到另一商家继续接受服务,而接替提供服务的商家又不按照消费者与原商家的约定提供服务时,一些潜在的矛盾便浮出了水面。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256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